寒冬时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笤帚苗产业园区绑扎设备研发中心热潮涌动,车间全自动数控流水线运作不休,笤帚苗产业正以“攀高向新”之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巴林左旗作为笤帚苗之乡,近年来,为不断强化良种选育、提高机械化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持续在“良田”、“良种”、“良机”、“良技”上下功夫,以创新“突破跃升”之举,助推笤帚苗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引领,强种业振兴十三敖包镇作为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的核心区,为强化新品种选育,充分借助现有科研院所和科研人才及其笤帚苗育种试验成果和“科技特派团”帮扶优势,连续3年在房身村开展笤帚苗种子繁育试验示范。截至目前,科研团队到试验基地开展调研指导20余次、组织座谈研讨8次,建立试验示范基地275亩,从119个品种中筛选出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品种5个。“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让我对笤帚苗的栽培技术和生长特性有了更深了解,加强了我的专业技术水平,为更好更快培育出新品种奠定了基础。”工作人员初磊表示。笤帚苗种子繁育试验田2024年结合“科技突围”工程,实施“3+2”种质攻坚行动,协助完成了1个新品种的审批认定工作,待进一步试验性状稳定后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抓“机械”研发,强生产效率在笤帚苗产业园区内的绑扎设备研发中心,笤帚苗经过自动切割整形、绕线、修把、打籽等程序后,被绑扎成一把把精美锅刷。据了解,利用机器绑扎锅刷每天能绑500余把,是纯手工绑扎的1.5倍。笤帚苗全自动精品锅刷绑扎机十三敖包镇积极与呼和浩特市农机院、本地机械研发能人和相关企业沟通合作,建立笤帚苗产业聚力联合体,把数控技术应用到绑扎笤帚制品的机械上,成功研发了笤帚苗精品锅刷全自动绑扎机,有效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批量生产。“目前,我们正在研发普通笤帚全自动绑扎机,机器研发成功后将实现流水线作业,标准化生产,进而降低人工和市场成本。”研发企业负责人袁金国介绍道。抓“技能”培训,强致富本领依托笤帚苗产业园区内的绑扎技能培训中心,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邀请赤峰市农研所专家和专业技术老师,在十三敖包镇内组织种植大户、在厂生产工人和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开展帚用高粱的发展和分布、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以及精品笤帚绑扎技能培训,实现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生活困难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目前,已累计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农户1200余人次。在提升科学种植水平的同时,笤帚制品的质量、外观和制作工艺与以往相比都有明显改善,逐步向工艺制品方向发展。工作人员正在绑扎笤帚“以前缺少绑扎精品笤帚的熟练工,产品质量不好,销量低,通过近几年组织的技能提升培训班,绑扎户已经熟练掌握了床扫、葫芦、按摩锤等多种样式的绑扎技巧,工艺精美,绑扎户根据企业订单在家就能加工笤帚制品,由企业统一收售,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十三敖包镇人大主席、笤帚苗产业分管领导王福表示。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动力源。巴林左旗聚焦笤帚苗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满满“新”意激发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