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乌兰达坝苏木,寒风掠过草原,而温室大棚里却暖意融融。掀开厚重的保温帘,湿润的泥土气息裹挟着菌香扑面而来,密密麻麻的赤松茸新鲜肥嫩,乳白色的菌杆撑着褐色的“小伞”,争先破土而出,而这簇簇 “金蘑菇” 的背后,藏着一条绿色循环的生态致富链。

近年来,乌兰达坝苏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赤松茸种植特色产业,让一朵朵赤松茸成为撑起增收的“致富伞”。
在标准化种植大棚里,层层菌床上铺满蚯蚓粪肥,赤松茸的白色菌丝在其中肆意舒展。“这蚯蚓粪肥比买的化肥好用多了,种出的赤松茸又大又鲜。” 采摘员边笑边采摘着赤松茸。乌兰达坝苏木依托草原畜牧业和种植业优势,通过蚯蚓养殖项目,将牧民家中常见的牛粪、农田废弃秸秆转化为高蛋白蚯蚓饲料,而蚯蚓排泄的粪肥则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成为赤松茸生长的“天然养料”。
“今年是乌兰达坝苏木试种赤松茸的第一年,目前种植面积2亩,第一批产出量达到1500斤,零售价10至15元/斤不等,相比于普通种植,用蚯蚓粪肥种出的赤松茸,氨基酸含量要更高、产量要更多、口感要更好。” 技术员介绍道。

“牛粪养蚯蚓、蚯蚓产粪肥、粪肥种松茸” ,这条绿色生态循环链,既解决了牧区废弃物处理难题,又让牧民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增收。如今,这片蓬勃发展的新兴绿色产业,不仅让牧区焕发新生机,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未来,乌兰达坝苏木将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持续壮大产业发展,努力开创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广阔未来!
网站首页
走进左旗
政务公开
网上服务
政民互动

蒙公网安备150422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