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十三敖包镇锚定“小切口”撬动“大效能”的目标,推动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更灵敏、群众心声“传声筒”更畅通、民生服务“快车道”更便捷、党群连心“凝聚力”更坚实,将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构建“微网格”,撬动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夯实“微治理”基础,将全镇划分为55个党小组、156个网格、459个联户区,构建起了纵向联动、精准包联、快速响应的“铁三角”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推进“1+5+N”矛盾调解新模式,将全镇划分为5个片区,选聘3名镇级、5名片区、33名村级骨干调解员,开展“片区联动”培训,提升化纷止争能力,真正实现矛盾就地化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办理“微诉求”,撬动矛盾纠纷“化解枢纽”。依托“唠家常、听民声、解民忧”活动,建立“科级干部包网格员、机关干部包疑难户、村干部包一般户”工作机制,200余名镇村干部包联群众3409户,发放包户连心卡6400余张,累计收集解决诉求587件,问题办结率95.4%,实现了精准包联、问题收集、诉求派发、靶向解题的良好效果。
开展“微活动”,撬动群众参与“自主意识”。强化“一约四会”作用,组建移风易俗志愿队,备案“媒人”“五老”等关键群体。通过宣传单、承诺书、标语墙等方式,营造“人人知晓、户户参与、共建共治”的浓厚氛围,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蔚然成风。依托村级文化广场、小商店等场所,各村党支部每季度召开群众见面会、政策对接会,深入解读积分制等新风政策。评选表彰“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儿媳”“致富带头人”等身边榜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全镇蔚然成风。
从“微网格”里的家长里短到“微活动”中的其乐融融,从“微诉求”的高效响应到民生福祉的节节攀升,十三敖包镇以党建为笔、以民心为墨,将“微治理”的细腻笔触融入乡村肌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党建引领下汇聚成基层治理的磅礴力量,不仅勾勒出民生幸福的生动图景,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