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巴林左旗林东镇后兴隆地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呈现勃勃生机。158座标准化冷棚整齐排列,嫩绿的螺丝椒、甘蓝、香芹苗茁壮成长,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头茬螺丝椒。后兴隆地设施农业集群,正是贯彻落实全市“十大行动”的生动实践。
政策赋能打造现代农业样板。2025年以来,林东镇深度对接赤峰市“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行动”,通过“扩规模、打市场、增质效”三措并举,推动设施农业规模突破1.15万亩。其中后兴隆地村191.6亩蔬菜基地通过“基地种植+净菜加工+冷链配送”全链条模式,实现采收后10小时直达北京新发地市场,带动周边种植户年增收最高达1.8万元。
科技驱动激活产业新动能。林东镇创新推行“科技特派员+博士工作站+校地合作”三级技术服务体系,赤峰学院专家团队常驻指导水肥一体化技术。后兴隆地村通过与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合作,推动设施农业香芹产业发展。在巴林左旗农牧局牵头下,市农科院专家到林东镇开展精准帮扶,推动蔬菜亩产和优质率双提升。
联农带农构建共赢新格局。林东镇镇长康学东介绍,当地正在推动设施农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今年将新增设施农业1950亩,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目前,林东镇后兴隆地村已形成覆盖100余人的产业链就业网络,蔬菜产业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超15万元,成为赤峰北部重要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