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十三敖包镇依托紧邻林东城区、G305国道纵贯南北的黄金区位,精准发力,“梯度推进”新老305沿线设施农业产业带建设,一条由设施农业冷棚构成的富民“风景线”正加速成型。
项目落地生根,产业带初具规模。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积极谋划,在海兴村、解放村、敖包前村率先启动总投资600万元的设施农业冷棚建设项目。目前,94座崭新冷棚已全部高质量完工,种植户满怀信心悉数进驻。
“海兴村春季建设32座冷棚,冷棚在开工建设前就被种植户纷纷租定,一抢而空,建设了设施农业项目,今年集体经济收入能增收10万元以上!”海兴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凤对新建成的冷棚赞不绝口。
棚内的秧苗生机盎然,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也在心中生根发芽。解放村村民王启是种大棚的“能手”,多年来一直在外地承包经营大棚。今年得知村里发展设施农业,便承包了7个冷棚,种植了4亩香瓜、3亩辣椒。“我们村紧挨着林东城区,种蔬菜大棚是最适合我们发展的路子!”王启说。
规模持续扩容,发展动能强劲。为加速产业集聚,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又成功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100余万元,开展设施农业二期工程。现已在敖包后村等4个村完成选址和前期设计,待秋季庄稼收割后,二期冷棚建设将全面启动。
“2025年设施农业冷棚项目分春季、秋季两批次实施,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全镇年度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00亩,产业规模与带动就业能力实现大幅跃升。”十三敖包镇分管项目副镇长李远征说。
擘画长远蓝图,“风景线”未来可期。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十三敖包镇将“发展蓝图”清晰规划至“十五五”后期。在未来几年,国道305沿线7个村将连片发展设施农业5000亩,一条集中连片、效益显著的现代化设施农业产业带将如璀璨珠链,镶嵌于G305沿线,成为激活乡村经济、托举百姓富足生活的亮丽风景。
“实施了设施农业项目,今年海兴村集体经济将增收至20万元、敖包前村将增收12万元、解放村增收至35万元,承包冷棚的种植户,每个冷棚将收入1到2万元。”李远征介绍。从首批94座冷棚的建成投产,到5000亩发展蓝图的徐徐展开,十三敖包镇围绕公路沿线打造了一条富民“风景线”,也打通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幸福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