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敖包镇乌登村和乌登大桥之间的通村路上,水泥罐车不断往返,向路面浇筑,随着工人们耐心地将水泥一点点压实、抹平,一条长1公里,宽6米的平坦水泥路已然初具雏形。这条通村路是乌登村通往乌登大桥和305国道的必经之路,曾经路面大大小小的坑洞让道路颠簸难行,道路的修整和硬化自然而然成为了村民最期盼的事。
十三敖包镇党委多次进行实地考察、评估,申请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10万元修建水泥路。积极组织机械和施工人员对道路进行了路基加固、平整铺砂、浇注水泥,同时在施工路段设置了警示标志和安全护栏,确保路过施工现场附近群众的安全。乌登村党支部也每天安排人员到现场监工,确保此次铺设的路面可以经久耐用。
看着眼前即将完工的新路面,乌登村的群众由衷地称赞:“现在路修好了,秋收就方便多了,也更安全了,感谢党的好政策!”
洞山村村内道路每日人流量都很大,再加上年久失修,很多街巷两侧的人行路面都变得坑洼不平,尤其是在雨后,路砖松动严重,道路坑坑洼洼,处处都是积水,十分影响车辆和群众的出行,给百姓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洞山村党支部将路面修复改造列入了七月份“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清单中,并组织施工队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设计修复方案,仅仅两天就把“烦心路”修整一新,变成了群众眼中的“幸福路”。
看着修复后平整的路面,洞山村的村民高兴地说:“咱们村‘两委’把路给修好了,大家以后再也不用到行车道上走路了,也不必担心踩空崴到脚了。”
海兴村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区和十三敖包镇的交接处,地势平坦,四通八达,村内平时车流量非常大,位于海兴村姜家营子自然村和下五号自然村的两座小桥不堪重负。今年,修建便民桥被列为重要民生实事项目。
如今,新铺设的沥青混凝土桥梁桥面和结实崭新的桥梁护栏,代替了两座桥曾经的破损面貌,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极大提高了道路出行安全。
五星村地处十三敖包镇中部,被多座高山环绕,每到雨季,都有发生洪涝的风险。十三敖包镇向上级单位积极申报项目,申请衔接资金,抢抓施工黄金期,在今年4月份雨季来临之前,在五星村开工修建了长达506米的河道铅丝石笼护坡。石笼网护岸技术以干砌石为原料,抗冲刷能力强,能够很好地加固河岸,保持水土。
目前,五星村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项目已初步完成验收,新修好的生态石笼网护坡在五星村河道边蜿蜒横卧,极大地改善了周边河道综合环境,有效提高了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建成使用,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十三敖包镇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