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漂流,我们村完全变了样,游客特别多,我家的农家乐也特别火,比往年足足多了一倍的客人!”谈到今年村子里发生的大变化,沙那村村民李文东满脸笑容地说。
今年以来,巴林左旗富河镇沙那村抢抓乡村旅游发展机遇,依托沙那水库景区,盘活闲置资产,唤醒沉睡多年河段,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全力打造“三变+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建设河漂流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沙那水库位于巴林左旗东北部,地处西辽河流域的乌力吉沐沦河上游,总面积1000余公顷,距林东城区52公里。据沙那村党支部书记马勇介绍,今年重点开发的漂流项目位于水库下游,总长3公里,全程自由漂流约1个小时。漂流河段蜿蜒曲折,草木葱茏、碧水环绕,水流缓急有度。
“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怡人,河段深浅适度,漂流的时候既能悠闲地欣赏风景,也能体会到激流而下的刺激,很值得游玩。”来自林东城区的李先生体验完漂流后开心地说。
据了解,为了提高游玩的安全性和体验度,富河镇对漂流河段进行了精心设计和修整优化,新建了起点和终点码头以及游客接待中心,购进皮筏艇50艘,每日可接待游客500人左右。同时,景区内的特色餐饮、农副产品销售中心等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将和漂流项目一起对外营业,使山村变身餐饮旅游观光地和网红打卡地。
“漂流项目不仅丰富了文旅业态、拉长了文旅产业链条,也为我村及周边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当地群众通过在景区务工、开办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马勇介绍说:“通过漂流项目,我村一期安置了15名村民就业,村集体也增收10余万元。”
“我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上班,工作不累,就是巡巡河段、帮助游客引导皮筏艇。”今年63岁的景区安全员王军笑着说。让百姓在家门口上班的心愿实现了,村集体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村集体和百姓实现了“双丰收”,成为共富的美丽画卷。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下一步,富河镇将紧紧围绕‘三变+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积极引进资金,大力发展水上漂流、儿童水上游乐园、烧烤露营、果蔬采摘园等服务项目,做大做强‘水文章’,努力让乡村人气更旺、振兴发展的底气更足。”富河镇党委书记刘艳青对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