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告

巴林左旗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9-21 10:01 来源:巴林左旗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2年,为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巴林左旗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全力推进依法治旗和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指导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二是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做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全局工作同安排、同布置。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我局年度工作重要内容,将法治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要点,要求党员干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在思想和行动上提高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全年共召开支委会15次,党员大会18次,党小组会20次,上党课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次。组织集中学习15次,专题学习研讨3次,专题宣讲2次,教育培训1次。

(三)严格规范执法水平。我局深入持续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一是推进执法文书规范化,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作法律文书;二是执法程序规范化,在处理违法案件时坚持做到遵守公开原则、程序合法原则、证据的真实性及完备性原则。三是执法行为规范化,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守执法行为规范,统一执法人员着装,按要求佩戴执法记录仪,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四)创新法制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报纸等多种平台和途径,发布关于城管执法的相关工作,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五)加强依法行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了行政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坚持班子集中研究、集体决定重大事项。同时,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对日常行政中出现的法律疑问,及时与法律顾问进行电话、网络等沟通,加强对行政行为合法性方面的指导。

(六)有效做好应急保障工作。一是保障依法防控需要。我局认真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大城区各主要街路、校园周边排查力度,同时,做好对城区,尤其外地来左商贩的健康码、行程码、核酸记录登记,并建立台账。加强对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出现的聚集人群进行劝导、驱散,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二是为做好城区洪涝灾害防范和处置工作,修订了《巴林左旗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防汛排涝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汛排涝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防洪抢险突击队、防洪抢险“巾帼小分队”、储备了防洪抢险物资,制定了易积水地段应急保障等各种应急准备,开展了防汛应急演练一次,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重要成效

(一)推进网格治理。我局按照“1+1+N”网格化管理要求,结合“城市管理年·我们在行动”活动以及创城工作,积极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截至目前,累计整治占道经营摊点、店外经营390余起,劝导流动商贩291起;清理墙体广告、条幅广告、喷涂广告5600余条;治理违法建设共计9处,合计拆除面积183平方米;清理了城区周边及5000米防洪河道内存积的垃圾;维修更新城区主次干道损坏的果皮箱577个,增设垃圾箱6个,更新垃圾收集车13台;累计修复破损广场砖657㎡、人行道2057㎡、下放路沿石85m;修复坑槽水泥地砖229.5㎡;修复、更换破损窨井盖、雨篦67套;疏通污水管道、检查井、污水井、雨水井133座;人工清掏下水井2275座;新建检查井5座;在城区内喷绘、手绘文化墙2078平;施划城区停车位标线,包括机动车位6200个,非机动车位500个,停车指示牌30块,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质,优化了营商环境,为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法治化、智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培训工作。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组织执法人员线上培训2次,线下培训1次。督查执法大队着装和仪容仪表等执法行为12次,问题整改28件。编制了《城市管理执法事项清单》、《城市管理责任制清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做到处罚程序规范、执法文书制作规范、适用法律法规及裁量基准适当。

(三)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通过视频采集、电话投诉等方式处理城市管理各类问题。截至目前,接听群众举报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82件,处理群众举报问题182件,赤峰市城市管理热线12319反馈投诉案件22件,处理案件22件,处理投诉举报率100%。

(四)积极回应群众政务服务诉求。截至目前,我局累计收到12345政务服务热线280余条,已办理办结280余条,办结率100%,通过及时办理政务信息,有效回应了群众诉求,化解了社会矛盾。

(五)共同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压缩审批时效,优化办事流程。以提质提速为目标,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做到减少办事环节,减少不必要的申请资料,优化办事流程。二是优化服务环境,实现“一网办、一次办、即时办”。三是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服务意识,重新梳理行政许可权责清单,截至目前办理《垃圾处理、收集、运输行政许可审批》1件,《开业庆典行政许可审批》148件,《户外广告牌匾行政许可审批》588件,《道路挖掘行政许可审批》23件,已全部办理完成。

(六)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开展城市管理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共计6次,拆除存在安全隐患户外广告及小灯箱45块,并对陈旧、破损、字迹不清、不符合要求和标准的31块牌匾进行整改;清理墙体广告、条幅广告、喷涂广告8700余条。排除市政基础设施、绿化养护、亮化设施等安全隐患160处。

(七)夯实疫情防控工作。一是2022年在抗击疫情期间,组建了80余人的抗击疫情攻坚队伍,累计派往东西城各社区核酸检测点开展引导分流、秩序维护共计130人次;卡口执勤60人次;参与全旗专业消杀队伍30人次;派驻到各隔离点22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二是为筑牢病毒滋生防线,疫情期间,每日对公厕、垃圾转运站、垃圾运输车以及公园、广场、街路的各类市政基础设施进行防疫消杀、通风工作。严格执行环卫保洁作业标准,加大城区各主要街路、背街小巷卫生治理,全面清除易滋生细菌的各类卫生死角。规范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置工作,做到日产日清。3.29疫情期间对封控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10余车,对有害垃圾进行2次消杀并焚烧处理。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存在不理解和偏见。

(二)执法人员法治意识不强,依法办事、规范执法、文明执法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利用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特色的宣传活动,扩大社会知晓率,使法治意识真正入脑入心,使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变为自觉自愿的行动,提升普法实效。

(二)加强教育培训。为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积极开展机关工作人员学法活动,把普法与工作实际相结合,采取自学、集中学习等形式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执法人员能力素质。

(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健全完善机构内部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队伍管理制度,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和“不敢为”的惩治机制,确保每个工作环节得到有效监督。建立健全群众投诉、处理、反馈机制,落实行政执法回访制度,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对违法违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一经发现立即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