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为证,使命无疆。当首都的杏林春色漫过燕山褶皱,一支白衣执甲的医疗铁军正以“新时代健康守门人”的姿态,踏破乌力吉沐沦河的晨雾,穿越内蒙古高原的季风,在巴林左旗6471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用医心仁术编织起守护生命的经纬网。
“医”路情深,初心不渝
见证一场不远山海的双向奔赴
运筹自有中枢策,润物须凭细雨功。巴林左旗深谙“植木先培根”之理,以党委“中枢调度”定盘星、用联席“滴灌智囊”解痛点、借赋权“育苗沃土”破藩篱。高位擘画,构建全力推进的指挥中枢。由旗委书记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及推进专班,构建“党委统筹、政府主抓、部门联动”责任体系,创新“三级联络、两级协调”工作机制,实现京蒙对口帮扶任务高效落实。精准滴灌,架起资源匹配的连心桥。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开展两地互访调研11次,共同议定落实帮扶事项22项,按需选派3批次14名医疗骨干驻点支援,实现了人才和发展需求的精准匹配。沃土护苗,激活持续发展的杏林基因。赋予派驻帮扶干部副院长、科室主任等管理实权,配套专项经费保障生活待遇和激励措施,通过旗委书记定期谈心、表彰奖励等机制激发帮扶团队效能。
同心破局,靶向攻坚
打赢医疗系统的升维突围战
根深方叶茂,源浚自流长。巴林左旗医院锚定“强专科、优服务、精管理”三轴联动,推动医院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夯基固本强化专科建设。建成胸痛、卒中、急危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四大中心,培育皮肤美容、中医科、普外科3个旗级重点专科,创新开展“中医药进临床”、AI眼底成像等19项技术,实现诊疗能力提档升级,惠及患者超5万余人次。与时俱进优化服务模式。开展“健康敲门行动”,累计开展大型联合义诊23场次、受益群众6400人次,推动“治已病”向“治未病”取得实质进展。刀刃向内深化管理革新。实施“1131”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倡导两地医院管理和服务理念同质化,推动旗医院成功通过二甲复审。推行“五岗三级”评价机制,创新绩效考核体系,管理费用占比从6.31%下降至4.74%。
厚植根基,蓄势未来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授人以鱼”终是权宜之计,“传人以渔”方为固本之策,巴林左旗精准把握由“输血”转化为“造血”这一关键。实施“种子孵化”工程,锻造临床尖兵链。创建“1+N”“名师带高徒”等培养机制,通过手术跟台、病例复盘、联合查房等实战带教,培育30名青年医师实现从临床助手到手术骨干的赋能转型。启动“科研破冰”工程,构建学科提升链。统筹科研资源分配与平台建设,选拔兼具临床经验与科研潜力的骨干15名,组成科研突击队,集中攻关,成功立项市级课题2项,实现零的突破。推进“双轮驱动”工程,激活人才成长链。引入北京专家开展“驻点式”指导,建立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博士工作站和美中卓越妇产科工作室等8个名医工作室,累计选派11批次110名业务骨干赴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进行“嵌入式”跟岗,本土医疗人才能力水平得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