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上京,秀美左旗,特色辽文化令人神往。近年来,巴林左旗委、旗政府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优质的文旅业态,创新培育特色文旅重点项目,满足各类游客不同的休闲度假需求。文旅产业的不断壮大、文旅品牌的日渐丰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24年全旗共接待游客238.8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达29.03亿元。
相约辽上京,遇见那达慕。2024年7月,巴林左旗成功举办首届旅游那达慕,通过融入非遗展示、民俗表演、娱乐竞技、商业贸易、文旅推介等新元素,着力打造以文艺活动、体育竞技为载体的知名旅游那达慕节事品牌。本届旅游那达慕共吸引旗内外游客和群众约30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经济效益达9000余万元,进一步提升了“辽上京”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2024年巴林左旗特色活动“不断档”,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一道道“文旅大餐”。辽上京冰雪节、辽文化旅游节、风筝节等特色文旅活动;首届春节村晚、风筝节、辽上京半程马拉松、首届旅游那达慕等多项大型文旅赛事活动,带动了各类非遗文化和民族特色产品销量显著提升,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巴林左旗在辽文化体验游线路上下足功夫。坚持把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依托“一山一城一寺一陵一院一馆”,打造连通圣象山景区、召庙、辽上京遗址、辽祖陵祖州等景点的旅游精品线路。建成了圣象山游客集散中心、脉动索道、玻璃吊桥等7个工程。辽上京博物馆成功入选自治区第三批研学旅游基地,青少年考古课堂科教体验被评为全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典型案例,全旗特色研学游课程体系不断完备。
2024年在乡村度假游线路上,巴林左旗大力挖掘自然风光和乡村旅游资源,依托一水一园四村,打造了涵盖乌力吉沐沦河水系、乡村振兴产业园、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水韵沙那景点已完成5000万元投资并开园运营,乡村振兴产业园正在植入展示、体验、观光等旅游业态,柴达木、大良沟、全胜、阿鲁召4个旅游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备,区域自然风貌与人文底蕴得到了有效整合。
千年文化谱新曲,美景四季皆可游。特色活动、乡村度假等亮点充分展示了巴林左旗文化底蕴、文旅资源、人文环境和城市面貌,全面推动巴林左旗文旅融合火热“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