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左旗

巴林左旗打出体验游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发布日期:2024-10-30 10:31 来源:巴林左旗融媒体中心

巴林左旗坚持围绕打造“契丹辽文化体验游王牌”和“契丹辽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充分整合、挖掘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构建业态丰富、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优良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努力形成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撑全旗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推动巴林左旗体验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优化全旗旅游空间布局

打造体验游一体化发展新高地

2021年以来,旗委、旗政府把握国家繁荣文化旅游的有利契机,并结合国家、自治区、赤峰市关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部署和巴林左旗文旅产业实际,提出了“2352”发展思路,聚焦“契丹辽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契丹辽文化体验游王牌”两大战略目标,挖掘南、中、北三大旅游板块旅游资源,强化旅游与文化、交通、生态、特色资源、农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标志性景区景点,打造一条精品线。南部围绕“一山、一寺、一城、一陵、一馆、一院”,通过整合资金、争取债券、招商引资等方式,持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丰富景区体验游业态,使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契丹辽文化体验游高地基本形成。中部和北部主要依托柴达木村、乌力吉沐沦河国家湿地公园沿线、洞山和大良沟等优秀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一园四村一系”美丽乡村游精品线路。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聚焦精优,以笤帚苗、肉牛、肉驴等特色产业为依托,联动山水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乡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养生等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美丽乡村休闲度假游和北部自然风光生态游。目前以大良沟村、全胜村为引领的旅游强村正在壮大,乡村度假旅游精品线路已经形成。


乌力吉沐沦河国家湿地公园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近年来,我旗以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七锅山国家地质公园为支撑,积极谋划实施总投资约23亿元的文化旅游项目20余个,先后完成了辽上京遗址围封工程、辽上京皇城遗址标识展示工程、辽上京遗址带状公园项目、沙里街道路建设工程、辽上京遗址数字化展示工程、辽上京博物馆安防工程、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七锅山国家地质公园游客中心、全域旅游集散中心、辽祖陵祖州游客服务中心等工程,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和要素的集聚,集中打造辽文化精品项目,进一步增强巴林左旗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辽上京遗址


强化节庆活动宣传推广

增强辽文化文旅品牌效应

近年来,依托辽文化资源独有优势和地区特色产业优势,连续八届成功举办承办了“辽上京冰雪文化旅游节”。2024年成功举办了巴林左旗首届春节“村晚”示范展演活动、巴林左旗第二届“辽上京杯”广场舞、秧歌展演活动、第二届风筝节、“辽上京·2024巴林左旗半程马拉松赛”、巴林左旗首届旅游那达慕等系列大型活动。依托全媒体传播创建文旅品牌,积极借鉴多种不同的媒体宣传推广方式。全面梳理巴林左旗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内容,文旅局积极拍摄200余个短视频进行旅游宣传推广。同时,邀请多家知名网红以短视频的方式全面展示景区景点、美食购物、民俗非遗、节会节庆、重点文物、酒店民宿、文博场馆、旅游线路及旅行社等内容。以大型活动为契机,通过国内多家知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多措并举,全面打响辽文化宣传攻坚战,进一步增强了巴林左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巴林左旗首届旅游那达慕


强化“农文旅”融合发展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推动乡村牧区资源与特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草原旅游、冰雪旅游、民俗旅游等,推进各类特色旅游转型升级,由一般性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康养并重发展,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近年来,借助乡村振兴和三峡对口帮扶有利契机,总投资约1.1亿元完成了碧流台镇大良沟村、林东镇柴达木村、哈拉哈达镇全胜村、查干哈达苏木阿鲁召嘎查、林东镇先锋村等乡村旅游项目。目前哈拉哈达镇全胜村水滑道、农家乐、研学中心、七彩滑道等项目全面运营;碧流台镇大良沟村乡村民俗博物馆、辽瓷工坊等项目备受周边游客喜爱;林东镇柴达木村完成了培训中心、圆形剧场广场、游客中心、研学工坊等项目,已经成为全区重要的农牧民培训基地;查干哈达苏木阿鲁召嘎查牧家乐、民宿、手工艺工坊、奶豆腐工坊等项目的建成,强力推进了蒙古族特色村落的打造。

碧流台镇辽瓷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