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草原民族风情,相约魅力辽都上京。7月20日,巴林左旗首届旅游那达慕在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隆重开幕。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华平,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会长窦文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孟和达来,市政协副主席王立恩,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黄河,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唐室主任董新林,旗领导任玺、秦怀东、申志强、马树友、赛音巴雅尔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谢华平致辞并宣布开幕,他指出,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乡村旅游更好发展,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大力挖掘乡村文化的旅游价值,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牧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牢牢把握乡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提升乡村文化的品格品位,发挥乡村旅游产品的教育功能,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乡村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主动创造性,充分遵守尊重农牧民发展意愿,加强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要不断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加强资源整合和政策集成,着力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大力探索乡村旅游传播新模式,打造一批集休闲、娱乐、观光等为一体的文旅产品,实现乡村文旅“破圈”传播。
秦怀东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广大游客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巴林左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巴林左旗举办首届旅游那达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宣传展示北疆文化的创新之举,旨在以会为媒、以旅为介,全面落实全国和全区旅游发展大会部署,积极打造知名旅游那达慕节事品牌,让旅游业发展更好服务美好生活。诚邀各界朋友多来巴林左旗考察指导、观光旅游、交流互动、投资兴业,与巴林左旗各族人民一道共赏草原风情、共谋合作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激昂的马头琴合奏《万马奔腾》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马术表演,将万马奔腾的豪迈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为首届旅游那达慕拉开了序幕。歌舞《新的天地》、歌曲《赛罕敖瑞敖包之歌》《赞歌》、舞蹈《石榴情》、巴林民歌《云青马》等节目精彩纷呈,生动诠释了各族人民群众开拓进取、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充分展现了草原边疆各族兄弟姐妹手牵手、心连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共建美丽家园的壮美画卷。
活动中,傲日其愣、车远、呼麦小黑、突腾乐队等明星到场助阵,千人舞蹈《欢乐辽上京》将气氛推向高潮,观众们跟随音乐的节拍尽情舞动,挥洒激情和热情,现场互动热烈,笑语欢歌不断,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传递着千万草原儿女最诚挚的邀约,群众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多姿绚烂,充分展现了巴林左旗的魅力。
巴林左旗首届旅游那达慕由巴林左旗旅游协会、巴林左旗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主办。活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融入非遗展示、民俗表演、娱乐竞技、商业贸易、文旅推介等新元素,以打造那达慕、文化旅游为主题,以文艺活动、体育竞技为载体的大型旅游产业博览会,进一步提高了巴林左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巴林左旗首届旅游那达慕自7月12日开始至21日结束。期间开展了巴林左旗赛罕敖瑞祭敖包活动、白音勿拉镇第二届牧民那达慕、赤峰市第十届赛马轮值赛、巴林左旗第二届产业技能那达慕、契丹美食街及好物系列展销、辽上京遗址考古成果图片展、旅游现场推介会、文旅企业配对会、搏克射箭及草原足球比赛等18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感,设置了搏克、射箭、投壶、民族服饰等游客体验区和拍照打卡区,在展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配套了一系列特色美食节活动和篝火晚会,为八方宾朋带来一场集视觉、听觉、味觉为一体的文化盛宴。
巴林左旗坚持游客至上,主办方精心组织,设置了游客专用通道、专用停车场、专属宠粉包、专享坐席、现场专游路线等,努力提升广大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在开幕式当天设置免费公交车,每3分钟一辆,还在周边投放了近2000辆共享单车缓解交通压力,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环保。活动当天,共接待游客和群众约16万人次,预计活动期间累计接待人数超30万人次。
相约辽上京,嗨翻辽上京。巴林左旗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陆续举办了巴林左旗首届春节村晚、巴林左旗风筝节、辽上京半程马拉松赛、契丹辽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品牌赛事和活动,多彩活动赋能文旅体验,打造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巴林左旗首届旅游那达慕不仅是一次民族大团结的盛会、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盛会,更是一次擦亮北疆文化品牌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