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四月,生机盎然,正是植绿季节。4月8日,巴林左旗近5000名党员干部群众扛锄拿锹走向沙地,刨树坑、种树苗,开展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大会战,向荒沙要绿色,为人民增福祉。
巴林左旗地属科尔沁沙地赤峰市第三战区西拉沐沦河北岸综合治理区,是京津、辽沈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为彻底歼灭沙地,全面实施巩固提升工程,巴林左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好打赢两大沙地歼灭战的部署要求,坚决扛牢政治责任,锚定西拉沐伦河北岸治理区作战任务,第一时间召开旗委常委会会议进行贯彻落实,成立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党委领导、以工代赈、因地制宜、系统治理、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召开6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沙治沙工作,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全力推进。
为让沙地变绿,沙地“生金”,巴林左旗委、旗政府组织开展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大会战”,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凝心聚力共建绿色生态屏障。此次大会战设4个战区,预计完成造林4033亩,栽植苗木33.87万株,其中栽植文冠果23万余株、樟子松1.3万株、鸡心果4万株、云杉5.4万株,全面掀起“全民参与防沙治沙、共同建设绿水青山”的新热潮。
巴林左旗位于中纬度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十年九旱、连年春旱,气候寒冷。2019年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显示,全旗沙化土地面积48.01万亩,占全旗国土面积的5.03%。巴林左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修护。截至2023年末,全旗48.01万亩沙化土地的植被郁闭度达到0.2以上,已达到初步治理标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从黄沙飞舞到绿波千倾,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翠,巴林左旗在千里风沙线上构筑起一道道保卫家园的绿色屏障,积蓄打好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攻坚战的力量。
完成艰巨的治沙重任,要靠技术,更要靠人。巴林左旗划分了西风谷沙带、土龙岗沙带、非沙化土地治理区三大战区,积极探索“以工代赈”治沙模式,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自愿就近参与防沙治沙,坚持“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奔赴。采取造林种草、围栏封育、中幼林抚育、灌木林平茬等措施,计划今年年内完成沙地综合治理39.9万亩,带动农牧民就业5000人以上,其中此次大会战计划造林4033亩,带动农牧民就业1700人以上。
据悉,巴林左旗将通过积极争取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落实光伏帮扶村级电站项目、发展生态林草产业等方式,利用3年时间推动全旗48.01万亩沙化土地全部得到巩固提升,努力将科尔沁沙地西拉沐沦河北岸巴林左旗治理区打造成生态工程、发展工程、富民工程,争做新时代的防沙治沙标兵。
党旗飘飘,干群联动。将沙子固住,让绿色长存,是全旗广大党员群众的不懈追求和美好愿景。防沙治沙,驰而不息。巴林左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防沙治沙第一线争当排头兵,全旗各级党组织共绘一张图,全面推动生态建设,为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未来,巴林左旗将锚定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工作任务,科学规划、周密实施,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造封并举、乔灌草相结合”,实行系列抗旱造林种草技术,以水定绿,并将防沙治沙同发展林草产业相结合,通过大力营造文冠果等生态经济兼用型树种发展林下经济,做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以生态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防沙治沙,巴林左旗一直在路上。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战场上,34万草原儿女必将肩负使命担当,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书写更多追“青”逐“绿”的动人故事,共绘祖国北疆生态文明建设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