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巴林左旗2022年统筹整合使用涉农涉牧资金工作实施方案》予以公告
公告单位:巴林左旗乡村振兴局
公告期限:长期有效
联系电话:0476-7886279 12317
联系地址:巴林左旗乡村振兴局
巴林左旗2022年统筹整合使用涉农涉牧资金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2022年脱贫旗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涉牧资金工作的通知》(内财农〔2022〕15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中央、自治区、市、旗总体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上三级文件规定的整合资金范围,继续深入推进脱贫县涉农涉牧资金整合工作。在脱贫旗县延续整合试点政策的前提下开展整合工作,全面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将有限的涉农涉牧资金整合优化使用,促进资金整体效益发挥。
二、基本原则
(一)规划引领,凝聚合力。从全旗实际出发,发挥区域优势,科学合理整合各级、各部门、各渠道的涉农涉牧资金。按照“渠道不变、充分授权、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优化各类财政涉农涉牧资金。按照全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统筹使用资金,形成部门协调配合,良性互动工作机制。
(二)巩固提高,突出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突出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集中投入,连续投入,稳步推进,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三)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方向,以脱贫户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稳固提高为核心,通过创新投资方式方法,逐步形成财政涉农涉牧资金归类合理、安排科学、使用高效、运作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
三、资金来源
(一)整合资金规模
根据上级专项资金到位情况,确定2022年实施项目56个,投入资金2105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284万元;中央少数民民族发展资金427万元;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345万元。
(二)资金来源
1、中央资金15711万元
(1)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284万元;
(2)2022年中央财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27万元;
2、自治区资金5345万元
2022年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5345万元;
四、项目安排
(一)产业发展方面。共36个项目,项目12433.5万元,其中衔接资金11591万元。
1、围绕肉牛、肉驴、笤帚苗三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共安排项目22个,总投资9995.5万元,其中衔接资金9153万元。
(1)笤帚苗产业方面,安排了笤帚苗种质研发、试验田打造、综合服务中心3个项目。
牵头单位:农牧局、乡村振兴局、十三敖包镇、哈拉哈达镇
责任单位:十三敖包镇、哈拉哈达镇
实施地点:十三敖包镇房身村、哈拉哈达镇全胜村
建设内容:一是在十三敖包镇房身村新建笤帚苗种质研发中心1处,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设立博士工作站、实验室、人工气候室、小隔断温室、培养室,诱变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二是通过平整土地、改善土质、建设管道、及配套数字智慧农业技术打造200亩笤帚苗种植试验田一处,由敖包笤帚苗制品公司运营种植开展种质培育,品种改良、试种等工作;三是在哈拉哈达镇全胜村新建笤帚苗综合服务中心1处,包括绑扎、仓储、成品展示、技术培训等区域,并配套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建设。
利益联结机制:一是项目建成后产权归集体所有。二是项目建成收效后,促进当地笤帚苗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大拉动作用,社会效益明显。三是项目的实施对巴林左旗笤帚苗品牌和笤帚苗制品起到明显提升和推广作用,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村民种植积极性有较大促进作用,利于形成规模化种植,增加农民的收人,解决部分农村发展问题。
绩效目标:经济效益方面,通过建设笤帚苗种质资源服务中心及附属配套设施项目,创新笤帚苗种子,提高笤帚苗产量,可增加笤帚苗种植户收入。社会效益方面,项目建成收效后,促进当地笤帚苗产业高效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大的的拉动作用,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方面,发展笤帚苗产业既绿化了荒山荒坡,改善生态环境,又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增加群众的收入,平均每亩预计增收到600元。
建设期限: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
(2)肉牛产业方面,安排了肉牛养殖场、托养中心、饲草料加工、奶牛养殖基地等5个项目。
牵头单位:农牧局、乡村振兴局、隆昌镇、白音勿拉镇、花加拉嘎乡
责任单位:隆昌镇、白音勿拉镇、花加拉嘎乡
实施地点:隆昌镇双胜村、白音勿拉镇赛胡都格嘎查、花加拉嘎乡伙房村
建设内容:一是隆昌镇双胜村盛汇牧业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二期项目,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18000㎡,主要为奶牛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总建筑面积17244㎡,其中:干草棚一栋2880㎡,泌乳牛舍二栋14364㎡,配套排污系统等基础设施。二是白音勿拉镇乃林坝肉牛托养中心扩建项目、草原笨牛肉风干产品加工和饲草料加工项目,托养中心建设棚圈1200平方米,配套机械设备和附属设施;牛肉风干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厂房,配套屠宰、加工、储存、包装等设备和附属设施;饲草料加工项目建设实验室、化验室、管理用房等基础建设并购置相应化验检验设备。三是在花加拉嘎乡伙房村肉牛养殖场项目,建设棚圈1000平方米,草料库800平方米,青贮窖450立方米,围墙500延长米。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集体所有。以租赁方式经营运行,收益用于壮大集体经济收入。项目建成后助力当地肉牛产业发展,完善饲草料、养殖、屠宰加工的产业链条。引导农牧民积极发展养殖业,扩大养殖规模。
绩效目标:经济效益方面,扩大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每年增加16-18万元;社会效益方面,提高脱贫人口就业率,带动农牧民参与到产业链条中务工就业,预计带动务工人口10人,每人年增收15000元;生态效益方面,产业链条的完善促进传统养殖提档升级,进一步推进舍饲禁牧圈养的进度,助力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
建设期限: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
(3)乡村旅游方面,安排了大良沟旅游综合示范村,全胜村主题民宿、阿鲁召蒙元文化等乡村旅游项目。
牵头单位:农牧局、乡村振兴局、碧流台镇、哈拉哈达镇、查干哈达苏木
责任单位:碧流台镇、哈拉哈达镇、查干哈达苏木
实施地点:碧流台镇东方红村、哈拉哈达镇全胜村、查干哈达苏木阿鲁召嘎查
建设内容:一是围绕东方红村大良沟辽白瓷、辽古井和现有乡村旅游产业基础通过历史遗迹的修缮开发、辽白瓷设备购置、新建旅游休闲驿站、铺设乡村旅游路等项目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二是在全胜村打造主题民宿4处,对现有院落改造升级,包括院墙、地面等,对房屋进行整体规划装修,并配套水电暖等设施设备。三是在查干哈达苏木阿鲁召嘎查通过翻建改造等方式主题民宿5处,配套建设特色传统手工艺制品等基础设施打造蒙元文化乡村旅游示范地。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集体所有。经营类项目以租赁形式交由企业运营,租赁收益用于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有利于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利于打造文化历史、自然环境、民俗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域单元,既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促进文化传播,又可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绩效目标:经济效益方面,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年增加15-20万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受益人口年增收2000元以上。社会效益方面,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游客提供便利,增加旅游收入,促进当地群众就业,项目带动就业15人以上,民宿年内创收5万元以上。生态效益方面,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相结合,既助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又是对生态的一次修复和保护。
建设期限: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
(4)特色种养殖方面,安排了柴达木村设施农业、古北口村日光温室采摘、三山乡现代中蒙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花加拉嘎乡休闲农业、乌兰达坝苏木蚯蚓养殖等特色富民产业项目。
牵头单位:农牧局、乡村振兴局、林东镇、隆昌镇、三山乡、花加拉嘎乡、乌兰达坝苏木
责任单位:林东镇、隆昌镇三山乡、花加拉嘎乡、乌兰达坝苏木
实施地点:林东镇柴达木村、隆昌镇古北口村、三山乡新农村、花加拉嘎乡伙房村、乌兰达坝苏木乌珠花嘎查
建设内容:一是林东镇、隆昌镇、花加拉嘎乡实施设施农业项目,柴达木村新建设施农业春棚100栋,占地面积120亩;古北口村建设生态采摘园1处,新建日光温室休闲棚1处,配套建设水电路、看护房、管理用房等附属设施;伙房村建设高标准暖棚40个,占地130亩,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二是在三山乡实施现代中蒙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一期项目,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20栋,及相关配套设施。三是乌珠花嘎查生态蚯蚓养殖场二期建设项目,新建管理用房1座,厂区围栏3000米,围墙500米,养殖区55600平方米,地面硬化4500平方米,购置叶面肥生产线1套,冷库设备一套及配套设施等。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集体所有。企业租赁使用,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以上,收益资金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包括安置公益性岗位、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小型公益性事业等方面。企业用工优先雇用当地脱贫人口,带动当地群众务工就业,带动就业人数240人,人均年增收12000元。
绩效目标:经济效益方面,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年增加120-140万元,参与务工就业群众人均年增收12000元以上。社会效益方面,促进传统种植业转型升级,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奠定基础,助力打造“一乡一品”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生态效益方面,设施农业项目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并降低传统种植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浪费;蚯蚓生态养殖项目以牲畜粪便为原料既解决了粪污问题又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同时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品投入,对改善人居环境保护生态有极大促进作用。
建设期限: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
2、为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安排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个,投入衔接资金2537万元。主要用于养殖小区、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的“三通一平”、护堤护坡、电力升级、爬坡上水、通产业路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牵头单位:农牧局、乡村振兴局、林东镇、隆昌镇等9个苏木乡镇
责任单位:林东镇、隆昌镇等9个苏木乡镇
实施地点:房身村、古北口村、赛胡都格嘎查等13个嘎查村
建设内容:一是养殖小区、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的“三通一平”项目,对古北口肉牛养殖集聚区、乌兰套海村养殖小区、解放村养殖小区、横河子肉牛养殖小区、现代中蒙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笤帚苗产业科创园区场地进行水电路和场平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二是对现有产业园区防护工程建设项目,新建护坡3处。三是产业路建设项目,新修产业连接路2条。四是现有产业基础设施升级项目,包括赛胡都格嘎查有机肥厂和有机燃料厂电力升级和花加拉嘎乡扁杏基地灌溉设施建设项目。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产权归集体所有。“三通一平”及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对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助力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利于引导社会资金对产业的投入,同时提高群众参与发展产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绩效目标:经济效益方面,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高效发展提供助力,其中三通一平项目引导社会资金和群众投入产业发展,相关产业运营后产业年增加2000万元以上,参与群众年增收2万元以上,扁杏基地灌溉项目实施后,扁杏亩增收200元以上,同时扁杏产量的提升也为扁杏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保障。社会效益方面,促进传统种养殖业转型升级,助力打造“一乡一品”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生态效益方面,养殖小区、产业园区的投入运营和使用助力推进禁牧舍饲和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对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的保护都有明显改善作用,扁杏基地灌溉项目不仅提高了扁杏产量也恢复了生态和植被。
建设期限: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
(二)基础建设方面。共11个项目,计划投入衔接资金4886万元。
1、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投入衔接资金866万元。
牵头单位:乡村振兴局、隆昌镇、富河镇、查干哈达苏木等6个苏木乡镇
责任单位:隆昌镇、富河镇、查干哈达苏木等6个苏木乡镇
实施地点:古北口村、乌尔吉村、阿鲁召嘎查等7个嘎查村
建设内容:古北口村新建连接路1条1050米;阿鲁召嘎查新建连接路3段总长4500米;横河子村新修水泥连接路1条1200米;伙房村村庄防洪护坡1处450米;赛胡都格嘎查和全胜村河道侵蚀沟治理2处;乌尔吉村修排洪渠1条、路面硬化5000平方米等。
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完善村庄基础设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二是提高村庄防汛抗灾能力,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通过路面硬化与河道治理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
绩效目标:社会效益方面,项目覆盖7个嘎查村,1584户3267人。项目助力受益嘎查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提高村庄防汛能力。生态效益方面,侵蚀沟治理对防治山洪有一定促进作用,利于水土保持和恢复生态。
建设期限: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
2、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项目4个,投入衔接资金3921万元。
牵头单位:乡村振兴局、全旗11个苏木乡镇
责任单位:旗11个苏木乡镇
实施地点:全旗11个苏木乡镇的26个嘎查村
建设内容:新建堆肥中心22处,每个用地面积1344平方米,跨度21m,纵深32m;垃圾填埋场26处,每个填埋场用地面积200平方米,配套防渗漏设施、防飞散网等相关附属设施;公共卫生厕所17处,其中,建设50平方米卫生厕所11处、100平方米卫生厕所6处,每个公共厕所配套化粪池、排水管道、给水管道、电力线路、采暖设施等相关附属设施;对现有垃圾热解站附属设施完善5处,包括安装变压器5台,新修500米连接路1条,500米护坡1段。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为嘎查村集体所有。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人居环境治理。减少垃圾粪污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结合其他乡村建设项目,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村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绩效目标:经济效益方面,提高粪便和生活垃圾利用率,公共卫生厕所采取“以商养厕”的方式,促进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同时不断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生态效益方面,项目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粪便得到有效利用,促进人居环境治理,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和牲畜粪便的有效利用降低了环境的污染,利于生态的恢复和保护。
建设期限: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
(三)社会事业类项目。共5个项目,计划投入衔接资金2124万元。
牵头单位:乡村振兴局、农牧局、全旗11个苏木乡镇
责任单位:全旗11个苏木乡镇
实施地点:全旗11个苏木乡镇的27个嘎查村
建设内容:一是肉牛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个,投入资金1334万元,在11个苏木乡镇新建肉牛养殖综合服务中心5处、综合服务站点10个,建设操作间、实验室、棚圈、草料库等基础设施,配套化验、改良、胚胎移植、防疫等附属设施设备;二是肉驴综合服务项目2个,投入资金730万元,建设毛驴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1处,肉驴改良站4处,改良点17处,购置优质种公驴20头,配套培训、改良、化验等设施设备;三是养殖技术培训项目2个,投入资金60万元,在乌兰达坝苏木和富河镇分别开展肉牛肉驴科学养殖、饲草料加工配比、常见病防治等养殖技术培训。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资产归集体所有。肉牛养殖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促进养殖规模化发展,提高优质肉牛、肉驴改良率,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带动增加养殖收入。为全旗6000户养殖户提供技术、防疫、改良、咨询等综合服务。培训项目实施后能有效提高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率有促进作用,从而增加养殖户收入,提高农牧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
绩效目标:经济效益:肉牛养殖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可新增就业岗位15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通过改良、技术指导、疾病防治等服务,提高优质肉驴肉牛改良率和犊牛、驴崽的成活率,从而增加养殖收入,预计肉牛养殖收益可提高2%,按肉牛年出栏5千头计算,可增收160万元;牛犊销售收益可提高5%,畜牧产品质量提高一个等级,按年销售8000头计算,则可直接增加牧民收入320万元。社会效益:形成养殖规模化,提高优质肉牛改良率,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带动增加养殖收入。为全旗6000户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可持续影响:项目建成收效后,可以有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该项目在持续为农户带来经济收益、提高农户收入的同时,可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建设期限: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
(四)巩固脱贫成果类项目。共4个项目,计划投入衔接资金2455万元。
牵头单位:农牧局、乡村振兴局、全旗11个苏木乡镇
责任单位:农牧局、乡村振兴局、全旗11个苏木乡镇
实施地点:全旗13个苏木乡镇街道的166个嘎查村
建设内容:一是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项目,投入资金800万元,按原有政策每户不超5万元全额贴息的标准实施项目;二是防贫保障项目,投入资金485万元,根据上级政策和我旗实际需求从自治区衔接资金中安排485万元落实防贫保障项目;三是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要求,2022年继续落实“雨露计划”补助政策,投入资金60万元,按每人每学年3000元标准实施;四是公益性岗位补助项目,投入资金1110万元,按每人每月460元标准补助,给予全旗公益性岗位2000人落实补助政策。
利益联结机制:小额贷款贴息项目促进脱贫群众自主发展产业,提高内生动力,持续稳定增收。防贫保障项目可有效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的发生。对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均有很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雨露计划可减轻困难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学生高职高专就读率,对学生就业、社会和谐稳定均有促进作用。公益岗补助项目通过安置公益岗位,实现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务工就业,提高就业率,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绩效目标:经济效益方面,小额贷款贴息项目直接为受益户年贴息2000元左右,通过自主发展产业年增收5000元,项目带动脱贫户4000户,8652人;雨露计划项目每学年直接减轻困难家庭3000元,受益户200户;公益岗补助项目,安置公益岗位1000人,人均年增收11000元。社会效益方面,鼓励和促进脱贫群众自主发展,提高内生动力;全年脱贫人口务工数量达到6000人,促进脱贫人就近就地务工,提升就业率。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期限: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
五、监管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在巴林左旗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涉牧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运转流畅的工作协调机制。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及时查摆、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统筹整合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是执行公开公示制度。项目实施前项目实施单位要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公示,包括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实施期限、绩效目标、实施单位及责任人、受益对象和带贫减贫机制等;项目竣工后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告,包括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结果、检查验收结果、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要媒体、公示栏等方式进行公开,公示期限不少于10天。
三是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加大对整合涉农涉牧资金的监管力度,并把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涉牧扶贫资金作为监管重点。旗审计、财政等部门要加大审计和监督检查力度,并对监管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探索引入第三方独立监督,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监督,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项目实施主体每季度结束后5日内上报统筹整合资金工作进度表,第四季度同时上报年度总结和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统一报送至旗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涉牧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保数据报送及时、准确、完整、真实。
四是完善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制度,从涉农涉牧项目方案申报、实施效果、责任落实、舆论宣传、整合培训等方面进行绩效考评。旗政府将对各地区、各相关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情况实行绩效管理,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定期进行通报,严格年度考核,确保全旗财政涉农涉牧项目资金整合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附件:文件、整合财政涉农涉牧资金来源表及项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