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单位:巴林左旗扶贫办
监督举报电话:7886279 12317
通讯地址:巴林左旗新城区水利局后
电子邮箱:blzqfpb@163.com
公示日期:2019年4月20日--2019年4月27日




附件 | ||||||||||||||||
赤峰市2019年度第一批京蒙扶贫协作资金和项目安排汇总 | ||||||||||||||||
单位:万元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性质(新建/续建) |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 项目总投资 | 京蒙扶贫协作资金 | 地方自筹资金 | 京蒙扶贫协作资金主要用途 | 受益贫困村(个) | 受益贫困人口(个) | 吸纳建档立卡就业数(个) | 预计脱贫人口数(个) | 项目实施单位 | 项目责任人 | 所属旗县 | 建设周期 | 扶贫效益 |
巴林左旗合计22个(基础设施2个,产业合作14个,劳务协作2个,社会事业2个,人才培训1个,其他1个。) | 6143.64 | 5520.00 | 624 | 358 | 39079 | 573 | 768 | |||||||||
一、基础设施类(2个) | 810.00 | 550.00 | 260 | 2 | 485 | 12 | 22 | |||||||||
1 | 巴林左旗红格尔田间作业路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实施地点:项目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柴达木村红格尔庄园景区门口;2、项目实施主体:巴林左旗交通运输局;3、建设必要性:本项目现有道路为砂石路及农田作业自然道路,雨天道路受阻,已不能满足园区发展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把文化旅游事业和扶贫攻坚相结合,让红格尔庄园及沿线的老百姓通过发展旅游业,能够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项目实施规模及主要内容:项目建设总里程5.08公里,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工程、桥涵、防护排水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等内容。项目总投资560万元,资金来源为争取京蒙帮扶资金。项目实施后覆盖1个嘎查村,受益贫困人口435人,将明显改善柴达木村交通基础设施现状,方便群众出行和农畜产品外运,并积极促进红格尔田园综合体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 560.00 | 300.00 | 260 | 新建通村路 | 1 | 435 | 10 | 10 | 巴林左旗交通运输局 | 张凤学 | 巴林左旗 | 6个月 | 本项目起点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柴达木村红格尔庄园景区门口,红格尔旅游服务公司一直致力于立足农业、发展绿色旅游,打造专业化、品牌化的大型休闲旅游基地。红格尔旅游服务公司现有正式员工100人,临时员工近200人,其中85@以上都是当地农民。同时还发展了“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利用其年均旅游将近70万人次的客源优势带动周边农民开始设家乐、民宿旅游、有机蔬果种植、特色养殖等致富项目。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将明显改善柴达木村交通基础设施现状,方便群众出行和农牧产品外运,并积极促进红格尔田园综合体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故本项目是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需要。 |
2 | 巴林左旗富河镇兴隆山幸福院建设项目 | 续建 | 1、项目建设地点:富河镇兴隆山村。 2、项目建设必要性:兴隆山村部分贫困户居住房屋为危房且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子女长期在外打工,为了解决贫困户安全住房和无人照顾问题,入住幸福互助院就成为必然。 3、项目建设内容:新建幸福院住房1000平方米(2楼)及供暖等附属设施。 | 250.00 | 250.00 | 建设幸福院住房1000平方米及供暖等附属设施 | 1 | 50 | 2 | 12 | 富河镇政府 | 杨成华 | 巴林左旗 | 6个月 | 项目建成后,资产归兴隆山村集体所有。 可解决30户50人贫困户的安全住房及孤独鳏寡老人无人照料问题。同时弥补政府养老不足问题 | |
二、产业合作类(14个) | 3930.00 | 3930.00 | 0 | 15 | 2241 | 112 | 371 | |||||||||
3 | 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洞山村果品深加工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十三敖包镇洞山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现有4个村多年有种植果树,现有果树500亩,年产各类果品3000吨,另外现已订购果苗3.2万株,当年产果,可产1600吨,资源相当丰富,可满足生产需求。6月份240吨果蔬气调库建成,为果品深加工解决储存问题。 3.项目建设必要性:一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提高果品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二是辐射周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效益。三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四是将当地绿色果品推向市场,提高市场份额。五是结合上级有关部门的扶贫政策支持,激发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项目实施后鼓励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种植优质果树,其次提供贫困户30个就业岗位,项目符合国家符合《东西部协作考核办法》的考核要求,符合国家及自治区的产业脱贫政策要求); 4.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项目资金作用为果干、果汁生产设备400万元,生产厂房附属设施100万元。项目投产后,日加工能力为15吨果品,年产5000吨果品)。 | 500.00 | 500.00 | 建设厂房及购买设备 | 4 | 320 | 30 | 45 | 十三敖包镇人民政府 | 田晓辉 | 巴林左旗 | 7个月 | 1.权益归属:形成产权归十三敖包镇洞山村集体。 2.资金使用年限:镇政府以固定资产入股的方式与扶贫龙头企业签订3年带贫协议,协议截止时间为2021年底。在协议期结束后,镇政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预防返贫长效机制等相关政策及企业带贫成效,确定是否与企业续签协议或将固定资产另行发包、依法拍卖 3.风险控制机制:为确保扶贫协作资金安全,将扶贫协作资金全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并以固定资产入股的方式与扶贫龙头企业合作,合作期内所建固定资产不承担任何企业经营的风险,且形成的固定资产归洞山村集体所有。 4.资金退出机制:资金(资产)使用期限已满或出现危及扶贫协作资金(资产)安全的情况,由十三敖包镇东洞山村委会组织将固定资产另行发包或依法进行拍卖,拍卖资金另行进行投资,确保退出后资金(资产)继续发挥效益。 5.利益联结机制:该项目覆盖贫困人口320人,其中脱贫户260人,未脱贫户60人。对于未脱贫人优先在订单农业、务工、公益性岗位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增加收入;在产业发展和就业等优惠政策上给予脱贫户指导和帮助,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3年协议期内洞山村每年得到收益资金30万,主要用于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二是通过将部分收益资金以补贴的方式,吸纳、促进、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增收,预计可提供30个就业岗位,带动未脱贫人口45人实现脱贫增收; 三是通过将部分收益资金用于四个贫困村的公益性岗位设置,在提升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同时,确保受益贫困人口收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四是通过订单回购等方式,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企业以不低于协议价的价格优先收购贫困户种植果品、蔬菜,确保群众收益的稳定性。 五是引导鼓励群众通过种植果品蔬菜,发展和壮大符合十三敖包镇实情的果蔬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 | |
4 | 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围封草牧场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乌兰达坝苏木好布高嘎查、新浩特嘎查、上井嘎查、浩尔吐嘎查、哈布其拉嘎查。 2、项目建设必要性:乌兰达坝苏木属下巴林左旗生态区划中的草原区。近年来,由于当地群众盲目扩张牲畜总量,草场畜量严重超标,草地植被盖度由原来平均60-85%下降到30-45%,草群高度由50cm下降到5-10cm左右,优良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例下降,牧草品质劣等化程度加剧。致使一部分农牧民陷入贫困。所以,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大力发展草场建设,发展休牧、轮牧、舍饲,増加受区农牧民经济收入,使贫困农牧民迅速脱贫,致富达小康。同时,通过草牧场建设项目的实施,从而实现大而积草场得到保护和合理持续利用。通过项目区草场建设,提高草场的生产能力。在搞好草场建设的同时,通过项目区内种植业结构和畜群结构的调整,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逐步走向草原生态畜牧业。围封项目符合当地牧民通过生态建设达到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为当地牧民进行禁牧舍饲和走建设型养畜构建了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为此构成了项目实施的有利因素。 3、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项目对5个行政村围封草牧场50000亩,总投资750万元,围封每亩需150元,包括立柱、围栏、人工、土建等。 4、项目建成后,5个嘎查的草场得到保护,产量的到提升,预计可增收200元/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 750 | 750 | 对草场进行围封。 | 5 | 970 | 0 | 120 | 乌兰达坝苏木 | 鲍雁飞 | 巴林左旗 | 12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的产权归贫困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1年 3.风险控制机制:在施工过程中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认真监督、落实各工序施工质量,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行业部门的标准。在工程管护上,围封工程建设完工后,由使用户负责管理维护。在保障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及时维护维修,保持围封工程合理的使用年限。 4.资金退出机制:无 5.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对5个嘎查的草场进行围封,项目完成后可优化牧草结构,提高饲草产量,带动970名贫困户人口受益,其中未脱贫120人,已脱贫850人。由传统的牧场变成打草场,进一步增加牧草产量,每亩草产量可增加500斤,按0.4元/斤出售,可增收200元左右/亩。贫困户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一是通过围封草牧场,使饲草产量增加后,贫困户通过围封的自家草场打草方式,获得饲养牲畜所需草料,从而减少了每年需要所购草料数量,减少了购草支出,从而增加了养畜利润,达到增收。二是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将草场的饲草转卖给其他人获得收益,或雇工打草减低饲草购买的成本,从而增加收入。三是改善植物群落结构,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有效的遏制草场退化、土壤沙化的趋势。 | |
5 | 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伙房村笤帚苗子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花加拉嘎乡伙房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由乡政府指导村集体为主导,运用资金开工建厂.建成后出租确定运营主体。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笤帚苗子场的建立是响应我旗打造笤帚苗子之乡,建立品牌效应,依托旗级项目开发平台,发挥地域优势.我村有丰富的种植经验,有大批的专业种植人员,具有规模化和专业化. 4.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新建仓库300平方米,投资360000元;晾晒棚600平方米,投资120000元;附属用房408平方米,投资122400元;地面硬化1648平方米,988800元;投资围墙347米,投资138800元;水泥路1800平方米,投资270000元 | 200.00 | 200.00 | 0 | 新建笤帚苗加工厂 | 1 | 146 | 11 | 35 | 花加拉嘎乡人民政府 | 孙忠海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一年 3.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采购程序 4.资金退出机制:政府统一管理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146人中,脱贫60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86人。通过出租确定运营主体,年租金10万元左右,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有15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其中残疾人1名,人均可增收500元;同时可吸纳2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可增加公益性岗位3至5个,临时用工200至300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 |
6 | 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小营子村笤帚苗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花加拉嘎乡小营子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由乡政府指导村集体为主导,运用资金开工建厂.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笤帚苗子场的建立是响应我旗打造笤帚苗子之乡,依托旗级项目开发平台,发挥地域优势.我村有丰富的种植经验,有大批的专业种植人员,具有规模化和专业化. 4.项目建设及具体内容:新建仓库300平米,投资360000元;晾晒棚600平米,投资360000元;附属用房408.3平米,投资339000元;地面硬化1225平米,投资735000元;围墙265米,投资106000元。 | 190.00 | 190.00 | 0 | 新建笤帚苗加工厂 | 1 | 133 | 9 | 30 | 花加拉嘎乡人民政府 | 孙忠海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一年 3.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采购机制 4.资金退出机制:政府统一管理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133人中,脱贫96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30人。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通过出租确定运营主体,年租金10万元左右,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有13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其中残疾人1名,人均可增收500元;同时可吸纳2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笤帚苗加工、运输等环节,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可增加公益性岗位3至5个,临时用工200至300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 |
7 | 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尹家沟村笤帚苗加工厂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花加拉嘎乡尹家沟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由乡政府指导村集体为主导,运用资金开工建厂.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笤帚苗子场的建立是响应我旗打造笤帚苗子之乡,依托旗级项目开发平台,发挥地域优势.我村有丰富的种植经验,有大批的专业种植人员,具有规模化和专业化. 4.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新建仓库300平米,投资360000元;晾晒棚600平米,投资360000元;附属用房408.5平米,投资204250元;地面硬化1406.6平米,投资843960元;围墙231.5米,投资131790元。 | 190.00 | 190.00 | 0 | 新建笤帚苗加工厂 | 1 | 243 | 8 | 30 | 花加拉嘎乡人民政府 | 孙忠海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一年 3.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采购机制 4.资金退出机制:政府统一管理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243人中,脱贫201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42人。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通过出租确定运营主体,年租金10万元左右,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有24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其中残疾人2名,人均可增收500元;同时可吸纳2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笤帚苗加工、运输等环节,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可增加公益性岗位3至5个,临时用工200至300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 |
8 | 巴林左旗隆昌镇姜家湾村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隆昌镇姜家湾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出租的方式,确定运营主体。 3、项目建设必要性:笤帚苗在我村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我旗是全国最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笤帚交易市场。项目实施后,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同时,建立扶贫工作链接机制,吸纳贫困户参与笤帚苗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 4、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新建原料库为500平方米,加工及辅助用房599.5平方米,需要资金120.6万元;相关附属及辅助配套工程,需要资金79.4万元。 | 200.00 | 200.00 | 新建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 | 1 | 154 | 6 | 11 | 隆昌镇人民政府 | 关文海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一年 3.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采购程序 4.资金退出机制:政府统一管理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154人中,脱贫143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11人。通过出租确定运营主体,年租金10万元左右,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有15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其中残疾人13名,人均可增收500元;同时可吸纳2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笤帚苗加工、运输等环节,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 |
9 | 巴林左旗隆昌镇半拉石槽村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隆昌镇半拉石槽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出租的方式,确定运营主体。 3、项目建设必要性:笤帚苗在我村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我旗是全国最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笤帚交易市场。项目实施后,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同时,建立扶贫工作链接机制,吸纳贫困户参与笤帚苗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 4、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新建原料库为600平方米,加工及辅助用房635.5平方米,需要资金134.86万元;相关附属及辅助配套工程,需要资金105.14万元。 | 240.00 | 240.00 | 新建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 | 1 | 297 | 12 | 45 | 隆昌镇人民政府 | 关文海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一年 3.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采购程序 4.资金退出机制:政府统一管理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297人中,脱贫252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45人。通过出租确定运营主体,年租金10万元左右,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有29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其中残疾人32名;同时可吸纳2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笤帚苗加工、运输等环节,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 |
10 | 巴林左旗隆昌镇隆兴村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隆昌镇隆兴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出租的方式,确定运营主体。 3、项目建设必要性:笤帚苗在我村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我旗是全国最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笤帚交易市场。项目实施后,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同时,建立扶贫工作链接机制,吸纳贫困户参与笤帚苗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 4、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新建原料库为500平方米,加工及辅助用房600平方米,需要资金120.5万元;相关附属及辅助配套工程,需要资金119.5万元。 | 240.00 | 240.00 | 新建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 | 1 | 327 | 15 | 60 | 隆昌镇人民政府 | 关文海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一年 3.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采购程序 4.资金退出机制:政府统一管理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327人中,脱贫267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60人。通过出租确定运营主体,年租金10万元左右,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有32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其中残疾人26名;同时可吸纳2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笤帚苗加工、运输等环节,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 |
11 | 巴林左旗隆昌镇三段村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隆昌镇三段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出租的方式,确定运营主体。 3、项目建设必要性:笤帚苗在我村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我旗是全国最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笤帚交易市场。项目实施后,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同时,建立扶贫工作链接机制,吸纳贫困户参与笤帚苗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 4、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新建原料库为500平方米,加工及辅助用房571.5平方米,需要资金117.18万元;相关附属及辅助配套工程,需要资金92.82万元。 | 210.00 | 210.00 | 新建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 | 1 | 185 | 8 | 38 | 隆昌镇人民政府 | 关文海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一年 3.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采购程序 4.资金退出机制:政府统一管理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185人中,脱贫147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38人。通过出租确定运营主体,年租金10万元左右,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有18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其中残疾人11名,人均可增收500元;同时可吸纳2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 |
12 | 巴林左旗隆昌镇八段村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隆昌镇八段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出租的方式,确定运营主体。 3、项目建设必要性:笤帚苗在我村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我旗是全国最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笤帚交易市场。项目实施后,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同时,建立扶贫工作链接机制,吸纳贫困户参与笤帚苗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 4、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新建原料库为500平方米,加工及辅助用房597平方米,需要资金123.92;相关附属及辅助配套工程,需要资金96.08万元。 | 220.00 | 220.00 | 新建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 | 1 | 164 | 9 | 9 | 隆昌镇人民政府 | 关文海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一年 3.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采购程序 4.资金退出机制:政府统一管理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164人中,脱贫155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9人。通过出租确定运营主体,年租金10万元左右,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有16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其中残疾人24名;同时可吸纳2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笤帚苗加工、运输等环节,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 |
13 | 巴林左旗隆昌镇乌兰套海村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隆昌镇乌兰套海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出租的方式,确定运营主体。 3、项目建设必要性:笤帚苗在我村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我旗是全国最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笤帚交易市场。项目实施后,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同时,建立扶贫工作链接机制,吸纳贫困户参与笤帚苗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 4、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新建原料库为500平方米,加工及辅助用房596平方米,需要资金117.66万元;相关附属及辅助配套工程,需要资金152.34万元。 | 270.00 | 270.00 | 新建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 | 1 | 252 | 12 | 68 | 隆昌镇人民政府 | 关文海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一年 3.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采购程序 4.资金退出机制:政府统一管理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252人中,脱贫186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68人。通过出租确定运营主体,年租金10万元左右,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有25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其中残疾人17名,人均可增收500元;同时可吸纳2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笤帚苗加工、运输等环节,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 |
14 | 巴林左旗隆昌镇隆胜村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隆昌镇隆胜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出租的方式,确定运营主体。 3、项目建设必要性:笤帚苗在我村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我旗是全国最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笤帚交易市场。项目实施后,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同时,建立扶贫工作链接机制,吸纳贫困户参与笤帚苗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 4、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新建原料库为500平方米,加工及辅助用房592.5平方米,需要资金119.72万元;相关附属及辅助配套工程,需要资金110.28万元。 | 230.00 | 230.00 | 新建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 | 1 | 146 | 8 | 22 | 隆昌镇人民政府 | 关文海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一年 3.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采购程序 4.资金退出机制:政府统一管理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146人中,脱贫124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22人。通过出租确定运营主体,年租金10万元左右,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有14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其中残疾人12名,人均可增收500元;同时可吸纳2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笤帚苗加工、运输等环节,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 |
15 | 巴林左旗隆昌镇半拉沟村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隆昌镇半拉沟村 2、项目运营主体及自身发展状况: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出租的方式,确定运营主体。 3、项目建设必要性:笤帚苗在我村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我旗是全国最知名的笤帚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笤帚交易市场。项目实施后,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同时,建立扶贫工作链接机制,吸纳贫困户参与笤帚苗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 4、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新建原料库为360平方米,加工及辅助用房575平方米,需要资金104.8万元;相关附属及辅助配套工程,需要资金85.2万元。 | 190.00 | 190.00 | 新建笤帚苗种植仓储基地 | 1 | 34 | 6 | 2 | 隆昌镇人民政府 | 关文海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项目建成后,形成资产归村集体所有。 2.资金使用年限:一年 3.风险控制机制:政府采购程序 4.资金退出机制:政府统一管理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34人中,脱贫32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2人。通过出租确定运营主体,年租金10万元左右,租金将用于村公益事业和作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兜底保障资金,有3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其中残疾人8名,人均可增收500元;同时可吸纳20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笤帚苗加工、运输等环节,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 |
16 | 巴林左旗众丰源肉驴养殖场建设项目 | 新建 | 一、项目建设地点:林东镇道劳毛到村 二、项目建设主体及运营情况:巴林左旗众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占地40亩,注册资金200万元,现有存栏100头,其中育肥驴50头,繁殖驴50头。公司长期从事驴的养殖、繁育,有一定的市场开拓能力,下一步公司将深挖巴林左旗肉驴资源,延伸肉驴养殖生产产业链,同时在当地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带贫脱贫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项目建设必要性:肉驴产业是巴林左旗优势特色产业,采取“杠杆式”贷款扶贫模式,以林东镇、隆昌镇、十三敖包镇、碧流台镇为重点,加大肉驴养殖专业村培育力度,落实养殖户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等政策,带动部分养殖户特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到 2020 年,全旗肉驴养殖专业村发展到 50 个,肉驴存栏 1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发展到 50 个。 4、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及附属设施等。其中草料库500平方米,费用30万元;棚圈3000平方米,费用240万元;其他附属设施,费用30万元。项目建成后,存栏将达到700头,更好发展当地肉驴养殖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 300.00 | 300.00 | 建设棚圈等 | 4 | 160 | 8 | 21 | 林东镇政府 | 李春峰 | 巴林左旗 | 8个月 | 1.权益归属:形成的产权归林东镇人民政府。 2.资金使用年限:镇政府与企业签订10年带贫协议。 3.风险控制机制:该公司将肉驴及部分房产进行抵押,保证协作资金使用安全。 4.资金退出机制:资金(资产)使用期限已满或出现危及扶贫协作资金(资产)安全的情况,确定了固定资产另行发包或依法进行拍卖,拍卖资金另行进行投资,来确保退出后资金(资产)继续发挥效益。 5.利益联结机制:受益160人中,脱贫127人,由于收入相对还不稳定,需要继续给予扶持,使其达到稳定脱贫标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未脱贫33人。 一是利用分红资金进行补贴的方式吸纳、促进、带动正常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预计可提供20个就业岗位,脱贫人口35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二是协议期内企业每年按6% 三是收益直接对四个贫困村的设置公益性岗位。 | |
三、劳务协作类(2个) | 188.64 | 188.64 | 0 | 139 | 1150 | 283 | 203 | |||||||||
17 | 巴林左旗2019年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 | 新建 | 1.项目实施地点:巴林左旗境内; 2.培训工作承办主:巴林左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被培训对象:致富带头人、产业带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般户等540人; 4.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京蒙<2018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扶组发[2018]25号)文件精神, 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技能。通过开展致富带头人、农牧业实用技能、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项目的建设是市场效益和职业培训的需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探索推进职业培训包模式和采取整建制购买培训项目开展项目制集中培训,不断贯通致富带头人和技能劳动者的成长5.项目实施规模及具体内容:培训人员初步确定为3类:一是经营管理型。包括产业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企业经营管理者等。计划培训50人,培训方式理论培训+观摩交流,培训标准280元/天/人,培训30课时,5天。二是创业技术型。包括返乡创业农民、从事种养殖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农场主、城镇失业人员等。计划培训100人,培训方式理论培训+实践操作训练,培训标准260元/天/人,培训60课时,10天。三是职业技能型。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镇失业人员等。计划培训390人,培训标准200元/天/人,培训90课时,15天。 | 150.00 | 150.00 | 培训和技能提升 | 92 | 850 | 260 | 180 | 巴林左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尹力革 | 巴林左旗 | 9个月 | 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该培训,使贫困劳动力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上都有所提升,现代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等方面技能、家庭服务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并通过家庭服务业实用技能、现代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技术的学习、实现了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每户家庭收入都有所提高;致富带头人通过小微企业运营管理课程的学习,在创业理念、生产技术上有了大幅提升,预计带动300名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 |
18 |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 新建 | 根据《关于编报2019年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地区干部人才和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来京培训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京援合办发〔2018〕20号)文件精神,为深入落实京蒙帮扶工作,结合我旗农村牧区工作实际,计划组织举办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为苏木乡镇农牧业产业致富带头人,采取课堂讲解、现场教学、示范观摩、案例教学、实操体验、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主要围绕肉牛、肉驴、肉羊养殖、畜奶产品深加工技术;杂粮杂豆、中药材种植、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等农牧业产业技能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开展针对性培训。本次培训地点设在北京市顺义区,学制12天,共举办1期,培训47人,培训费用共38.64万元,其中:培训费及教师费35.82万元,往返交通费2.82万元。 | 38.64 | 38.64 | 培训和技能提升 | 47 | 300 | 23 | 23 | 巴林左旗委组织部 | 付宝利 | 巴林左旗 | 12天 | 通过实施符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提升各苏木乡镇农牧业致富带头人的农牧业技术水平。后期通过带头人培带,将辐射带动150户300人农牧户增收致富,对于苏木乡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和全旗农牧业产业长远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
四、社会事业类(2个) | 865.00 | 501.36 | 363.64 | 99 | 34803 | 0 | 0 | |||||||||
19 | 巴林左旗林东镇福山地卫生院建设项目 | 续建 | 1.项目实施地点:巴林左旗林东镇上京广场西侧 2.项目实施主体:巴林左旗卫生健康委员会(巴林左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3.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本项目是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和创建保障社会的需要;是深化卫生改革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卫生服务的需求;彻底解决卫生院环境落后问题,以满足更多患者看病就医的需求;是稳定农村医疗队伍的需要;是提高发展能力的需要。 4.项目实施规模及主要内容:建设面积2100平方米,整体四层局部五层,框架结构。 | 540 | 251.36 | 288.64 | 主要用于业务用房建设 | 7 | 733 | 0 | 0 | 巴林左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刘向东 | 巴林左旗 | 10个月 | 通过实施本项目,将有效改善该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卫生院就诊条件及工作环境,可以满足附近群众基本就医需求。 |
20 | 巴林左旗结核病防治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 续建 | 1.项目实施地点:巴林左旗林东镇原结核病防治所旧 2.项目实施主体:巴林左旗卫生健康委员会 3.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本项目是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和创建保障社会的需要;是深化卫生改革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卫生服务的需求;彻底解决卫生院环境落后问题,以满足更多结核病患者看病就医的需求;是提高发展能力的需要。 4.项目实施规模及主要内容:业务用房1000平方米,附属用房300平方米,两层框架结构。 | 325 | 250 | 75 | 主要用于业务用房及附属设施建设 | 92 | 34070 | 0 | 0 | 巴林左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刘向东 | 巴林左旗 | 10个月 | 通过实施本项目,将有效改善该地区结核病防治医疗服务能力,就诊条件及工作环境,可以满足全旗群众结核病防治需求。 |
五、人才培训类(1个) | 100.00 | 100.00 | 0 | 92 | 280 | 150 | 150 | |||||||||
21 | 巴林左旗2019年残疾人就业培训项目 | 新建 | 1、项目实施地点:巴林左旗境内; 2.培训工作承办主体:巴林左旗残联; 3.被培训对象:巴林左旗残疾人; 4.项目建设必要性:为切实做好我旗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继续实施好我旗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特实施巴林左旗2019年残疾人就业培训项目。 5.项目实施规模及具体内容:为280名残疾人开展培训,其中笤帚苗手编专业70人,养老护理专业30人、美容专业40人、手工制作50人,按摩50人,面点40人。培训方式以理论培训+实践操作训练,培训标准300元/天/人,培训90课时,12天。 | 100.00 | 100.00 | 培训和技能提升 | 92 | 280 | 150 | 150 | 巴林左旗残联 | 马玉河 | 巴林左旗 | 9个月 | 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该培训,使残疾人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上都有所提升,基本可以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家庭收入都有所提高,预计带动280名残疾人增收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
六、其他类(1个) | 250.00 | 250.00 | 0 | 11 | 120 | 16 | 22 | |||||||||
22 | 巴林左旗消费扶贫项目 | 新建 | 1.项目建设地点:巴林左旗林东镇 2.巴林左旗供销社现有基层供销社11个,覆盖率达100%,社有企业5家,领办专业合作社44个,联合社3个,合作社社员总数达4769人。在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中,坚持以合作为主要方式,侧重于生产服务的综合性建设。必要性:1、笤帚苗杂粮等特色农产品以成为广大农牧居民脱贫的有效手段。2、特色农产品存在购销不不畅,渠道少尔窄,与大中城市缺少有效对接。3、特色农产品产区贫困人口多,脱贫压力大。4、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方兴未艾,继续发展。5、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低,知名度有待提高。 可行性1、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2018年笤帚苗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杂粮豆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牛存栏超过10万头。羊存栏超过150万只。驴存栏超过15万头。2、具备一批发展潜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并与农民形成了一整套完备利益联结机制。 3、符合左旗自身发展实际,旗委政府已把特色农牧业产业开发,特别是笤帚苗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4、其他产业扶贫专项政策和资金的先期投入,为本项目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配套推进解决购销问题,将产生1+1>2的效果。5、贫困户的积极性高,先期依靠特色产业脱贫的贫困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已为贫困户充分认可。6、项目建设规模及具体内容 :农副产品展销推介费用50万元,产品追溯体系150万元。产品研发及加工技能培训费50万元。 | 250.00 | 250.00 | 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农副产品展销推介费用50万元,产品追溯体系150万元。产品研发及加工技能培训费50万元 | 11 | 120 | 16 | 22 | 巴林左旗供销社 | 刘基亮 | 巴林左旗 | 12个月 | 1.明确权益归属:无 2.项目时间年限:12个月 3.风险防控机制:严格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准入条件,对扶贫协作资金申请人开展信用评定。严格带贫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带贫效果明显并经认定的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不断加强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督管理,密切关注资金使用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发现有弄虚作假、改变资金用途、经营出现重大问题等情况,要第一时间通报各方,相关机构要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化解风险。 4.资金退出机制:在扶贫协作资金协议中围绕对资金安全性的绝对保障制定具体细则,通过产权质押、征信系统等渠道对资金进行保护。根据企业的具体条件,建立符合资金使用标准的名单,预留备选的企业,如发生资金退出的情况,立即将资金投入到信用良好、符合标准的相关企业,确保资金使用无空档期,持续发挥协作资金效益 5.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企业吸纳贫困户,回收贫困户农副产品,聘用贫困人口参与加工生产,贫困户由农民转业为工人,增加收实现脱贫,通过有效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贫困户增收。同时对贫困户职工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教育。。通过大城市农产品展销会,推广贫困户农产品,使贫困户增收,带动贫困户120人人均年增收600元。带动贫困户就业30人,人均增收400元。通过有效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贫困户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