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哈达苏木位于巴林左旗西南部,苏木政府所在地乌兰格日勒嘎查,距旗政府所在地25公里,总面积371.77平方公里,西与巴林右旗毗邻。全苏木辖8个嘎查,18个自然村,户籍总人口3351户7385人,常住人口1903户5361人。全苏木共有耕地面积6万亩,其中水浇地2.1万亩,草牧场面积45.3万亩,林地面积3.85万亩。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年均降水量380—420毫米,海拔高度600—940米,无霜期为110—130天。苏木境内有敬老院1所,寄宿制小学1所,卫生院1所,苏木党委下辖党支部12个,党员422人。苏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七锅山国家地质公园、天龙山景区、圣象山景区。还有宗喀巴寺、石房子、辽祖州、辽祖陵等历史遗存,七锅山冰臼、莲花石、点将台、红光草原、西日他拉湖等自然景观。
查干哈达苏木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做实“六个工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肉牛产业、打造特色文旅”三项重点工作,紧紧团结和依靠苏木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苏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推广免耕5000亩、深松1万亩,保粮食供给;年内实施500例胚胎移植,肉牛评比荣获11奖项;“三位一体”公司联合信用社推“暖心贷”,授信493万,统购低价饲草料2500吨。进一步推动肉制品精深加工,推出得吉手工包子、“草坡羊”全羊礼盒等产品,推进农畜产品商品化进程。
二是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核实林草湿等2493个图斑,深入落实节水行动,摸排灌溉机电井284眼,封堵不合规机电井12眼,完成采伐更新、灭鼠、治毒害草、退化林修复等任务,投资700万元建蚯蚓厂推动粪污利用,引导粪肥还田,实现环境与生态效益双赢。
三是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持续完善阿鲁召牧家乐、民宿配套设施运营投产,累计接待游客及学生6000人次。打造“乐享前召”烧烤露营基地,带动当地奶食品、牛羊肉、山韭花、杂粮豆等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成为群众增收新路径。承办巴林左旗第二届产业技能那达慕、举办查干哈达苏木第一届农牧民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文旅体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万人,扩大了苏木特色文旅知名度。
四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2024年纳入27户54人,落实资产收益28户41人,落实公益性岗位127人,投入乡村振兴政策资金173.9万元实施到户产业项目,对接产业奖补资金82.3万元,发放差异化补贴17.48万元。投资227万元,在4个嘎查建产业路、防洪设施,争取资金维修人饮管道,解决290户饮水难题,改厕、发补贴900余万,还投20万建养老中心,全方位提升苏木生活品质。
五是着力创建和谐发展环境。一方面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整治不正之风,排查整改问题10个,提升行政效能;另一方面,建社会治理中心与“查语民声”平台,解群众问题196件、化纠纷55件,还建应急队伍9支、配消防设施,安检183次,实现了安全生产闭环管理。
下一步,查干哈达苏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十大行动”、落实“十个着力”,以“党建脱虚向实、产业增收致富、生态宜居宜业、基层治理有效”为目标,着力推动苏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牧区现代化发展新篇章。主要从“五个着力”入手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着力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二是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四是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五是着力提高基层治理质效。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出查干哈达苏木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