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镇位于巴林左旗南部,是由“三乡一镇”合并而成,镇政府所在地隆昌村,距旗政府所在地35公里,总面积867平方公里,东与阿鲁科尔沁旗、南与巴林右旗毗邻。全镇辖32个行政村,109个自然村,户籍总人口2.2万户5.04万人,常住人口1.1万户2.3万人,居住着汉、蒙、回等多个民族,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地区。
隆昌镇平均海拔448米,年日照时长约2600小时,平均年降水量在350—400毫米之间,无霜期为120—130天,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旱作农业发展。全镇耕地面积53.71万亩,其中水浇地22.7万亩、旱地面积30.95万亩、水田0.06万亩,草地面积约17.5万亩,林地面积45.1万亩,乌尔吉木伦河贯穿全境。
隆昌镇是全旗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种植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作物,特色种植旱地中草药。基本农田面积40万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在3亿斤以上。全镇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5.2万亩。积极推广单产提升技术,落实玉米高密度种植6.77万亩,推动笤帚苗、葵花、甜菜、中草药等特色种植产业蓬勃发展。以古北口村设施农业产业园为核心,辐射带动隆昌村、大庙村、隆胜村等,建设智能温室和日光大棚,探索“党支部+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就业。2024年新增“两品一标”及“名特优新”产品认证2个。现有肉牛存栏1.86万头,奶牛存栏0.18万头,肉羊存栏23.2万只。
为加快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围绕主导和特色产业,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科学规划建设巴林左旗现代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该园区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园区,园区以“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按照“一核、两翼、八区”布局:“一核”规划建设以胚胎移植、良种繁育和科研中心为核心的科技示范及综合服务区;“两翼”规划建设核心种群繁育区和肉牛产品深加工区;“八区”规划建设家庭牧场集聚区、牧草种植区、饲草料加工及交易区、规模化养殖区、粪污资源化利用及污水处理区、肉牛交易区、奶食品加工区和牛产业文创旅游综合示范区。
隆昌镇实施“三位一体”“三变”综合改革,完善“1+32+N+X”为农服务体系,2024年开展玉米、大豆“一喷多促”作业15.5万亩,为农服务公司2024年经营收入达到664万元,其中集采农资627万元,累计为农节支143万元;2024年新增镇级“三变改革”试点村6个,累计盘活土地2300亩,集中流转土地6400亩,实现增收56.5万元,不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镇目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低保户4253户6713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户300户,重度残疾人1830人,困难残疾人1962人。共有脱贫户5291户11035人,易返贫致贫户共573户1105人。
隆昌镇现有在编在岗人员共98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31人,事业编制人员67人。镇内现有党总支2个、党支部44个、党员1715人。寄宿制小学4所,卫生院4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