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流台镇位于巴林左旗北部,镇政府所在地五香营子村,辖区南北最长距离38千米,东西最宽距离42千米,总面积790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32.5万亩,其中水浇地19.5万亩,旱地13万亩。林地面积48.2万亩,草地面积80万亩。全镇辖21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户籍总人口2.1万户4.62万人,常住人口7729户1.99万人,其中,汉族28201人,蒙古族16833人,其他少数民族1199人。年日照时数3700小时左右,年均降水量366.4毫米,平均海拔高度688米,无霜期为115—125天。镇内有敬老院1所(碧流台敬老院),寄宿制小学3所(杨家营子小学、四方城小学、碧流台小学),卫生院3所(杨家营子卫生院、四方城卫生院、碧流台卫生院),注册各类工商企业976户。镇党委下辖基层党组织34个,其中党总支1个、党支部33个,党员1313名。
一、 人才队伍方面
镇级方面:本级干部共114人,其中行政人员36人、事业人员53人、退伍军人安置5人、“三支一扶”4人、外聘16人。其中:党员73人,占比64%;大专及以上学历93人,占比81.58%;35 周岁以下年轻干部53人,占比46.5%。村级方面:全镇21名村书记平均年龄49岁,大专以上学历16人,占比76%。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44%。今年通过逐个村的走访摸排,共储备“一肩挑”后备干部33人,共储备村“两委”后备干部65人,平均每个村储备3人。
二、集体经济收入方面
2023年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58.63万元,2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2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1个;25万元以上的村6个;20万元以上的村2个;12万元以上的村12个。
东方红村集体经济收入32.81万元。
碧流台村集体经济收入51.37万元。
新井村集体经济收入34.50万元。
中段村集体经济收入24.24万元。
孤榆树村集体经济收入13.03万元。
西山湾村集体经济收入19.09万元。
三道井子村集体经济收入25.37万元。
大营子村集体经济收入19.04万元。
二道营子村集体经济收入25.68万元。
二八地村集体经济收入26.16万元。
四方城村集体经济收入17.28万元。
海苏沟村集体经济收入17.42万元。
邢家营子村集体经济收入27.52万元。
团结村集体经济收入16.93万元。
杨家营子村集体经济收入13.13万元。
黑山头村集体经济收入16.24万元。
山湾村集体经济收入13.87万元。
五香营子村集体经济收入13.07万元。
南杨营子村集体经济收入20.95万元。
土木富洲村集体经济收入13.20万元。
漫撒子沟村集体经济收入13.21万元。
三、农业方面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32.5万亩(水浇地19.5万亩,旱地13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15.09万(包含2024年新建的7420亩),约占全旗总面积的20%。稳定土地流转面积达21万,占全旗规模化种植面积的35%。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58家,家庭农牧场46个,种植规模户67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万亩,预计总产量2.67亿斤。主要种植玉米、大豆、谷子、笤帚苗、杂粮豆。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5万亩,预计总产量0.15亿斤。主要种植向日葵、油葵、饲草作物。庭院经济方面,今年年打造了5个特色产业示范村(东方红村葡萄野果采摘、西山湾村欧里种植、邢家营子村黑猪养殖、中段村绿皮土鸡蛋、孤榆树村粉条)。亮点工作:今年我镇推出玉米密植“3622”模式,即提供“3项服务”“6套施肥方案”和“两条玉米密植万亩示范带”的打造,实现亩均增产20%、“四控”减量20%。玉米密植种植取得明显成效,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3622”玉米密植模式,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分别在“人民日报”“央广网”等媒体报道。
四、牧业方面
现肉牛存栏2.7万头,肉羊存栏22万只,肉驴存栏7500头。现有肉牛养殖示范户6户,跟学户82户,已完成人工冷配改良肉牛4850头。正在筹建肉牛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己与巴林左旗小羽畜牧有限公司签订运营协议,目前公司已经与217户养牛户签订肉牛养殖社会化服务协议,与142户养牛户签订肉牛良种繁育改良协议。
五、林业方面
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整合资金298万元,推动杨家营子村大北沟、碧流台村北沟、东方红村大西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新建防洪设施50处,建设河道疏浚工程6处,修建谷坊12个,栽植文冠果经济林160亩,人工种草、喷施叶面肥300亩。林下经济方面:建立完善发展林下经济报备审批机制,因地制宜推广开展林草、林药及矮杆豆科类作物种植,今年林间地种植6000余亩,种植户年增收3000余元。林草图斑整改方面:2024年全旗各类督查疑似违法违规图斑下发至我镇4批次1658个,现已整改销号1611个,正在整改47个,预计年底前可整改完毕。
六、水利方面
防汛方面:对全镇15处塘坝、47处人饮、38处险工险段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改,安装了54块警示标识,今年已安全度汛。农业水价改革方面:出台了《节水滴灌项目实施办法》,机电井统一接受镇级电价调控,统一管护费为基础电价,每亩最高加收0.2元,每亩滴灌地年用水费一般控制在32元左右,确保滴灌节水增收。
七、乡村振兴方面
动态监测:总计新纳入监测对象33户68人,通过帮扶符合风险消除106户208人。现有脱贫户2052户3927人,未消除风险监测户241户472人,已取消风险监测户436户810人。务工就业:2024年碧流台镇脱贫人口就业达809人。雨露计划:落实雨露计划32人,落实资金4.8万元。防返贫帮扶:落实庭院经济到户项目189户(其中监测户82户),落实资金95.9万元。
八、项目建设方面
2024已批复各类项目30个,批复资金4892元。其中衔接资金项目16个1537万元 ,京蒙资金项目2个400万元,三峡资金项目5个2560万元、一事一议项目6个197万元、专项资金项目1个198万元。目前,已完工项目15个(河道护坡5个、谷坊1个、三道井子村过水路面、二八地水泥路、到户项目、三位一体设备采购、五香营子壮大村集体、垃圾填埋场2个、京蒙项目2个);正在施工11个(饲料加工厂2个、西山湾水泥路、西山湾壮大村集体、杨家营子便民服务中心、一事一议6个);小西营子民宿已经招标完成,正在公示;乡村振兴探索项目为种植示范项目,预计明年5月份实施;三峡170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待民俗园一期验收结算后实施;消防队建设项目未下指标。
九、安全生产方面
截至目前,共开展了9轮次安全生产检查,排查企业21家,发现问题隐患的23处,已完成整改20处,其余3处是3所学校的消防设施不健全问题,目前正在整改。市场监管所出动执法人员56人次,检查各类商户97家,发现问题6个,完成整改6个。
十、村建交通方面
危房改造工作:对11户危房全部进行了重建,并在10月中旬通过了旗住建局验收。户厕改造工作:任务数为521户,已全部完成。环境整治工作:垃圾处理厂正在建设中,主体已经建设完成。
十一、社会治理方面
2024年,“碧需帮”平台累计发布工单68件,办结67件。“12345”热线累计受理工单135件,办结133件。调处中心累计调解矛盾纠纷268起,调处成功233起。诉前调解累计274件,调处成功118。
十二、民生福祉方面
2024年碧流台镇共有保障对象11710人,截至目前,共发放惠民资金3918.69万元,其中城乡低保在享6400人,发放低保金2958.19万元;实施临时救助共计11批492户797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69.89万元;为五保、残疾人、刚性支出家庭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救助对象4513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共计790.57万元。特困分散供养人员283人,共计发放特困补贴246.78万元。稳岗就业补贴完成83人,其中北京14人,区外69人。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累计1464人(每年每人960元),共计140.54万元。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金1105.3万元、发放种粮一次补贴资金110余万元、玉米、大豆,马铃薯生产者补贴资金共1641.05万元、农机补贴546辆,补贴金额400余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前我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6554人,共计金额3134万元。养老保险新增任务数795人,已全部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年缴费人数26003人,其中特殊人员百分百缴费。
十三、主题教育方面
认真学习主题教育规定书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二十届二中、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5次,集中研讨5次,形成研讨材料和心得体会36篇;累计开展党支部书记讲党课21次,开展专题指导培训4次。持续推进“破难题、办实事”活动,累计收集涉及村庄亮化、道路维修、人居环境治理、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等相关问题65件,已完成办理50件,剩余问题年底前全部完成。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累计解决群众低保评定、评残认定、生产生活物资短缺、政策咨询等民生小事72件,化解矛盾纠纷18件。累计开展“我为发展献一策”活动21余次,梳理产业致富带头人、孝老爱亲、文明家庭等典型人物10人,开展宣讲活动4次。
十四、宣传方面
组织党政班子成员集体学习9次,其中集体研讨4次,累计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1次,意识形态风险评估和研判会1次,对各村全覆盖意识形态督查0次,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0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万家”理论宣讲1次共20余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1次21场。信息发布方面:“印象碧流台”公众号发送图文信息80余条,抖音发布作品3条。在旗级媒体上稿9条,在市级媒体上稿4条,央媒上稿1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开展文明实践活动60余场次。
十五、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方面
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自查自纠工作,共自查自纠问题10个,镇纪委督查问题6个。同步建立了自查自纠台账,实行销号制,推进集中整治见成效、见实效。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同时,把典型案例作为“活教材”,注重用实例说话,开展警示教育4次(去实地参观1次),镇纪委通报7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以案说纪、以案说法,确实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