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系明代蒙古族部落名,意为“要塞”“哨所”“军寨”,蒙古语称东为左,是契丹耶律皇族的祖源地和肇兴地。巴林左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大兴安岭南段山脉东南麓,总面积6471平方公里。辖11个苏木乡镇、2个街道管理办公室,166个嘎查村、1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13万人,由汉、蒙、回、满、朝鲜等16个民族构成,蒙古族人口约占总人口1/3,城区人口11万人,林东城区框架扩大至22.5平方公里。是一个农牧林矿结合的经济区,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国产粮大县、全国文物大旗和全区牧业旗。2024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9.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8.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8.8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65元。
巴林左旗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巴林左旗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东北经济区交汇处,区位优势相对明显。地处赤峰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腹地中心位置,东与阿鲁科尔沁旗为邻,西、南与巴林右旗接壤,北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交界,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126公里。距呼和浩特市880公里,距离北京市682公里,距离沈阳市550公里,距离赤峰市区270公里,距离中蒙边境300公里。集通铁路、高速公路G5511、国道303线横穿东西,国道305线纵贯南北,境内构建起“四横三纵二环九出口”的公路网络,交通四通八达。通用机场即将建设完成,届时将实现“公铁空联运”的立体交通格局。
巴林左旗农牧业独具特色,产业兴旺。巴林左旗是中国笤帚苗之乡,全旗有233.4万亩耕地和233.2万亩天然草牧场,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突破11亿斤,牲畜存栏总量保持在200万头只以上,构建起笤帚苗、肉牛、肉驴三大主导产业和中药材、设施农业、鲜食玉米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正在打造笤帚苗现代科技示范产业园区、肉驴全产业链示范园区、现代中蒙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牛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四个示范园区”。笤帚苗制品、牛羊肉、毛毛谷等农畜产品畅销全国,认证“两品一标”农畜产品62个,其中,“巴林左旗笤帚苗”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健元鹿业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大辽王府获自治区首批“蒙”字标授权。
巴林左旗自然资源富集,物产丰富。全旗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达15种之多,有色金属矿石储量4.6亿吨,以铅、锌、金、银、铜、铁、钨、钼等为主,潜在经济价值超过1万亿元。其中富河矿区宇邦矿业双尖子山矿区已探明银金属量1.5万吨,是目前亚洲最大、世界第七的单一银矿床矿山。有色金属日采选能力1.3万吨,年冶炼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全旗非金属资源主要以石灰石、花岗岩、叶腊石、珍珠岩为主,萤石、沸石、陶土、膨润土等非金属也有一定储量。全旗风光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年平均有效风速时数3000小时以上,风能资源总储量达175.5万千瓦;年均日照时数为175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每平方米5508兆焦耳以上。
巴林左旗文化底蕴深厚,风光壮丽。巴林左旗旅游资源富集,是富河文化、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辽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代表性优势。各类文化遗存共计发现818处,包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享有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赤峰市契丹辽文化体验游王牌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境内有国家A级景区5家(4A级1处、3A级2处、2A级2处),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力吉沐沦河国家湿地公园、七锅山国家地质公园、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4个国字号工程,其中七锅山冰臼群被誉为“世界奇观”。2024年接待游客超271万人次、实现收入3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