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相约辽上京 醉美北疆行“文旅体农商”融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天龙山景区正式开园,打造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文旅新地标。
漫步云端玻璃栈道,体验惊险高空索道,探秘亿年地质奇观,天龙山景区以地质奇观为骨、辽文化为魂、产业融合为脉,构建起“一山观万象”的立体体验场景。
深度体验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投壶体验区,游客可现场竞技,体验辽时期娱乐活动,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项目;在民俗体验区,查干哈达苏木阿鲁召嘎查打造美食集市,汇集奶豆腐、牛肉干、传统蒙古包子等30多个品类的特色美食;在农畜产品展销区,大良沟豆包、乌兰坝野山菌、林东镇乳清酒、文冠果油等30余种地标农畜产品集中亮相,仅开幕上午,销售额就突破60万元。在网红直播带货区,10多位网红主播组成“左旗好物推荐天团”,在现场进行直播带货,首日直播观看量超800万人次。活动当天上午,线上销售额超过80万元。“文旅+”正在赋能全产业链,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
来自白音勿拉镇乃力珠嘎查的牧民斯琴巴特介绍说:“今天人很多,很多人喜欢这种牧民自制的奶制品,我带了3万多元的奶豆腐都快卖完了,挺开心的,希望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天龙山景区的开园,进一步丰富了巴林左旗旅游业态,并通过区域协作机制,与东部五盟市共同打造“差异互补、资源共享”的文旅产品矩阵。作为契丹辽文化核心发源地,巴林左旗近年来积极推动区域文旅协作,此次天龙山景区的开放更凸显文化纽带作用。它并非简单堆砌景点,而是探索“地质科普+生态研学+文化体验”融合模式,让游客在游览中解码契丹文明,推动单一景观游览向深度文化体验升级,全力打造“文旅体农商”深度融合的巴林左旗样板。
站在将军山观景台远眺,脉动索道如银链一般,串起天龙山的苍翠与圣象山的金辉,这何尝不是文旅体农商融合的隐喻?当亿万年前的地质运动与新时代的产业发展在此交汇,巴林左旗正以文旅为笔,让每一处山水都成为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奋力书写着文旅体农商融合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