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飘香,暖意融融。在巴林左旗西城街道契丹街社区,一壶热气腾腾的奶茶成为了融通邻里关系、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媒介。该社区立足多民族聚居的实际,将民族事务治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创新推出“奶茶议事会”,将议事场景融入温馨的奶茶文化中,营造轻松、亲切的交流氛围,让各族群众在奶香四溢中拉近彼此距离,共商社区事务。
搭建暖心平台,让议事有温度
“奶茶议事会”不设置固定会场,以居民经常去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以及小区文化广场等场所为主。现场熬制奶茶,配上居民制作的奶食品,大家围坐一起喝茶交流,营造轻松愉悦如“家”一般的氛围。议事时间也根据居民的作息习惯灵活调整,让上班族和居家老人都能找到方便的参与时段,真正做到了让居民议事“零门槛、零距离”。凭借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卓越表现,该社区于2022年被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建立规范流程,让议事有章法
有效的治理离不开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奶茶议事会”通过社区网格员入户、“逢一说事”活动、“西城往事”小程序、居民微信群等方式,“线上+线下”全天候收集各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紧迫性的议题,提前告知参会群众,让大家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准备。议事过程中,大家围坐一圈,边喝奶茶边说事。根据议事内容分别邀请网格员、业委会、物业、民警、“两代表一委员”、退休老干部、法律顾问、共建单位等共同参与。议事流程也简单,先“唠家常”,再“提点子”,最后“定决策”,大家各抒己见,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协商一致。最终议事结果现场表决,对于争议较小、能马上办的事项,当场表决;遇到复杂问题,成立专门的议事小组,并及时向居民反馈决策结果。事情办结后,第一时间反馈结果,接受居民全过程监督。
推动多元参与,让议事聚合力
契丹街社区鼓励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奶茶议事会”,通过宣传引导、组织培训等方式,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议事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建立了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统战部、民委、民政、住建、公安、卫健、教育等多部门协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责,积极参与议事会,为解决问题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社区还联合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爱心企业、物业、退休老干部、法律顾问等,围绕文化活动、矛盾调解、困难帮扶等需求,常态化开展“红石榴生活节”“情暖夕阳”等志愿服务,把专业力量、公益资源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实现群众、部门、社会同频共振、合力惠民。
注重务实成效,让议事见真章
在轻松愉快的议事氛围中,推动各族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增进了解与信任,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感情、化解矛盾,社区更加和谐稳定。同时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社区事、社区管”为“大家事、大家管”。围绕老旧小区改造、物业、停车难等热点问题,组织居民代表、物业、住建部门“三方共议”,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余件,惠及各族群众3500余人次,社区治理更加贴近居民需求,治理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自“奶茶议事会”开展以来,吸纳辖区26家小微企业,160余名志愿者,8家包联单位共建共治,开发保洁、门卫、便民服务等就业岗位30个、受益群众52人;培育手工艺品制作、特色餐饮等微产业,受益群众60人。开展11个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140余次。截至目前,成功解决契丹花园路灯增设、地税小区供热管道维修等22个民生项目,累计化解邻里纠纷35起,群众满意率100%。
契丹街社区“奶茶议事会”以茶聚人、以茶议事、以茶促治,将民族团结的“软文化”转化为社区治理的“硬实力”,生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民族事务治理新内涵。下一步,该社区将持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奶茶议事会”治理模式,完善平台、优化流程、拓展参与,推动民族事务治理提质增效,让“奶茶议事会”的茶香飘得更远,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社区绽放得更加绚烂,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家园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