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林左旗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主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使命,通过强化社会救助能力、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推动移风易俗改革等举措,不断在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彰显民政担当和作为。
为强化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工作协同机制,及时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落实帮扶走访责任机制,定期筛查重病重残、因灾、因学等困难群体数据,逐户走访摸清家庭状况,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兜底保障。截至目前,累计走访摸排困难家庭9272户,为3.73万名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资金8284.06万元。
以提升兜底保障水平、提升精准化管理水平、提升康复服务水平“三个提升”为抓手,全面推动残疾人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联合旗财政、人社、残联制发《巴林左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推动“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主动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实现由“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为残疾人申领补贴提供便利。1-5月份,累计为17724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990.04万元。
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结合旗情,制定完成《巴林左旗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及可行性调研报告,明确“3531”养老服务工作总体思路,即:聚焦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互助养老3个领域,着力做好摸清需求、加强建设、规范管理、智能支撑和能力提升等5项重点工作,坚持做到养老与科技、医疗、康养3个方面结合,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机构养老为辅助、互助养老为补充,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1个“多元化”养老服务新模式。同步大力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计划投入1200万元,引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全旗所有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以及大型商超、餐饮饭店、医药机构、家政公司等纳入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紧急救助、物品代购、家政预约、费用代缴等全方位服务。制定巴林左旗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可研方案,选定查干哈达苏木医养结合点、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中心中部分院作为旅居养老机构,重点打造“医养康养”和“旅游养老”两张名片,加快构建“吃、住、养、康、游、乐、购”七位一体的旅居康养模式。
加快推动“互联网+殡葬服务”,大力推进“云祭扫”等,切实解决群众“身后事”办理“最后一公里”。大力宣传《殡葬管理条例》、《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法规政策,让群众明白殡葬改革是大势所趋。全面宣传巴林左旗《“三沿七区”整治工作方案》、《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关于集中整治违建墓地的通告》、《党员干部带头推进殡葬改革和违建墓地专项整治倡议书》政策,让群众知晓党的惠民举措。通过网络、电视、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殡葬改革!致全旗广大群众的一封信》、《关于坚决执行遗体火化的通告》等通知,向群众积极推广文明节俭、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培育绿色文明殡葬理念。同时,充分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规范开展红事白事活动,将丧事简办、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使文明殡葬新风成为群众自觉行动。发挥传统文化浸润作用,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孝道资源,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赢得群众的情感认同。
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用心用情关爱困境儿童。筑牢关爱阵地建设,高标准建设12个儿童之家。积极推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运用其规范流程,建立主动发现机制、预警台账、入户认定、分类评估、精准服务等标准化;全面、科学地评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需要,关注其差异性和独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提高关爱保护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困境儿童入户探访、儿童心灵成长、主题讲座等活动39场,服务1445人次。
(通讯员:杨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