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巴林左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了天然草原牧草长势监测工作,旨在科学评价天然草原牧草长势指标,为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本次监测共设置常规样地6个、样方18个,其中3个打草场,3个放牧场。基本涵盖了巴林左旗北部温性草甸草原和南部温性典型草原。监测人员利用专业监测工具和方法,对样地内的植物种数、植被盖度、草群平均高度和牧草地上生物产量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详调查和记录。
监测显示,南部温性草原类打草场牧草种类有7-9种,植被盖度平均在40-47%、草群平均高度在5-7厘米,牧草地上生物产量在鲜重888-1240公斤/公顷,干重416-632公斤/公顷。放牧场牧草种类有9-11种,植被盖度平均在40-46%、草群平均高度在2厘米,牧草地上生物产量在鲜重552-1280公斤/公顷,干重220-618公斤/公顷。
北部温性草甸类打草场牧草种类有11-20种,植被盖度平均在48-58%、草群平均高度在9-20厘米,牧草地上生物产量在鲜重1640-4840公斤/公顷,干重720-1740公斤/公顷。放牧场牧草种类有8-12种,植被盖度平均在38-63%、草群平均高度在3-8厘米,牧草地上生物产量在鲜重360-1280公斤/公顷,干重112-470公斤/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