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纪念设施是缅怀、褒扬先烈的重要场所,是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红色宝贵资源。为了缅怀先烈,讲好英烈故事,纪念解放战争时期在林东地区牺牲的乌力吉、白乙拉等烈士,1955年作为原昭乌达盟行政公署所在地,盟公署在我旗林东镇临潢路北端后山建设了巴林左旗烈士陵园,原烈士陵园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米,位于陵园顶部的小陵园东西长35.5米、南北长45米,占地面积1597.5平米。自那时起旗烈士陵园便成了全旗各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重要基地。发挥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为更好的褒扬革命烈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扬我旗崇军拥军、优属爱民的优良传统,2008年,旗委、旗政府将旗烈士陵园建设作为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护机制,本着“布局合理,功能配套,整洁庄重,管理规范”的原则,研究决定选址新建烈士陵园,并于2009年9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新建的烈士陵园位于林东镇西北的辽代名山“望京山”下,占地131.5亩,总投资1100余万元。陵园整体建筑采取中轴对称式布局,由红旗广场、旗帜之路、悼念广场、烈士墓区、英魂之路、纪念碑、和平之端、缅怀亭等八个部分组成。现在共有35位烈士遗骨安葬于此,此外悼念广场十块黑色大理石英名录上铭刻着为祖国解放事业和抗美援朝牺牲的454名巴林左旗籍和其他地区户籍英烈的名字。为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作用,旗委、旗政府又投入资金建成了巴林左旗烈士陵园陈列馆。展出了我旗部分烈士生平事迹的珍贵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和实物等。新烈士陵园建成后每逢清明节和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日期,旗委、旗政府,驻左部队和各界群众都要前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向英烈敬献花篮、瞻仰纪念碑,缅怀英雄的丰功伟绩。平时前来扫墓祭奠者也是络绎不绝,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的作用。2016年我旗烈士陵园被评为赤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一步我旗将进一步加强旗烈士陵园的软硬件建设,在发挥其红色传承载体,教育实践基地的同时,积极申报评选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