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乌兰达坝苏木作为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饲草需求格外庞大。近年来,在推进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乌兰达坝苏木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举,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大力发展生态牧草种植,打破传统畜牧养殖青贮饲料供应模式,通过引进水培牧草新技术,不仅保护了草原生态,还有效缩短了牧草生长期、解决了饲料短缺问题,为实现肉牛规模化养殖打下坚实基础。
“水培牧草”7日为一个种植周期,种植种子可用大麦、小麦等多种作物,采收方式为连根采收。此项目可实现鲜牧草日产4吨,不但解决了冬季无法种植牧草的问题,还实现了用一座工厂的面积达成了2000余亩土地全年的牧草产出,展现出“一座工厂千亩田”的成效,破解了牧草耕地不足难题,夯实了全旗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基础。
“从种子筛选到杀菌消毒、从浸泡催芽到麦芽铺盘,仅用7天就可生长成新鲜牧草。水培牧草采用人工补光、自动喷淋等智能设备,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的精准调控,水培牧草能够实现1公斤种子生产出7公斤鲜草。同时,密闭的生长环境也使得牧草无泥沙杂物及农药残留,具有适口性好、安全卫生、利于吸收等优点。”技术人员方向东介绍到。一株株绿油油的牧草青翠欲滴,嫩绿的新鲜牧草混合在青贮饲料之中,这既是吸引牛群争相进食的“美味”,也是它们增加营养的“关键一招”。
通过水培技术为当地牧民提供牧草,既减轻了天然草场的放牧强度,又能为养殖户减轻成本压力。实现种草养畜、以草定畜,保护当地草场,维持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