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经济开局良好,规上工业稳中有进
2025年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从三大门类产值看,制造业发挥“压舱石”作用平稳增长,采矿业高速增长贡献显著。采矿业产值占总产值的23.4%,同比增长16.6%,拉高总产值3.6个百分点;制造业产值占总产值的72.2%,同比增长7.0%,拉高总产值5.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占总产值的4.4%,同比增长0.4%。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一产投资释放活力
2025年1-2月,全旗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2%。
分种类看,5000万元以上项目与房地产投资双轮驱动,合力推动全旗投资平稳增长。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占全旗投资总额的84.4%,增长13.3%,拉动投资增长11.9个百分点;500-5000万元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占全旗投资总额的4.4%,下降25.5%;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占全旗投资总额的10.8%,增长243.9%,拉动投资增长9.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一产投资增势强劲,以超五成占比成为核心引擎。一产累计投资占投资总额的52.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2.3个百分点;二产累计投资下降18%,占投资总额的35.7%;三产累计投资下降70.2%,占投资总额的12%。
三、消费市场平稳升温,限上消费动能显著
2025年1-2月,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7亿元,增长4.6%。
限上贸易发展势头良好,批发业领涨优势突出,零售业贡献超五成支撑显著,个体经济同步稳健攀升。全旗限额以上单位累计零售额增长17.9%。其中,批发业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1.5%,增长44%;零售业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53.3%,增长30.9%;住宿业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4.4%,增长18.6%;餐饮业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10.5%,下降23%。个体户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30.2%,增长17.9%。
四、财政收支有所下降,税收收入增势强劲
2025年1-2月,全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7277万元,下降29.7%。
分种类看,税收收入领跑全市高速增长,非税占比稳定在合理区间。税收收入实现6230万元,增长30.3%,高于全市增速(4.6%)25.7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实现1047万元,占比14.4%。
五、需关注的问题
(一)民间投资活力不足,主体信心有待提振
虽然我旗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19.2%),但民间投资活力明显不足。1-2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48.5%,低于全市民间投资增速47.1个百分点,下拉总投资29.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26.5%,投资占比大幅收缩,较去年同期缩减35个百分点,较全市占比低34.3个百分点。大部分重要行业均未发生投资。
(二)民营工业多而不强,发展质效亟待提升
截止2月,我旗民营工业企业数量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79%,但1-2月累计产值仅占总产值的23.5%,且累计产值同比下降18.4%,低于全旗累计产值增速38.8个百分点。作为我旗规上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存在规模小、发展慢、产量低等问题,未能提供明显向上带动作用。1-2月,全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低于全市增速(11.8%)4.3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增速(17.7%)10.2个百分点。
(三)限上消费政策效应递减,内生动力明显不足
虽然我旗1-2月限上贸易平稳增长(17.9%),但目前家电行业、超市零售行业增长主要依靠以旧换新及自身优惠活动效应拉动销售,在该类活动结束后将进入消费疲软期。例如,部分家电贸易公司,在参加国补,以旧换新政策前增速均为负增长,参加政策后第一个月零售额增速急速上升,今年1-2月增速明显回落,优惠促销政策作用明显减弱。如果未来消费饱和、政策取消,可能进入低迷状态。
六、相关建议
(一)投资需突破策略局限,焕发投资主体信心
一是优化招商,做好服务,留住资本。结合全市招商引资拓展行动,深度优化招商条件和落地后服务管理机制。如通过探索推行“银投联动”机制,对签约民间投资项目给予超低贷款利率,尝试支持企业享受设备投资加速抵扣政策,对进度顺利、后期经济效果显著的项目实施财政奖励政策等方式构建多元化支撑体系,细化政府服务,强化招商力度,留住资本,不断激发投资市场活力;二是拓宽融资渠道,激发社会资本活力。结合全市十大行动(如乡村振兴、文旅体农融合发展、招商引资拓展等),充分对接和运用政策,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撑投资。同时尝试和推广“公私合营”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加大投资项目储备,应对投资疲软。
(二)工业需突破短期扶持,着眼长久发展壮大
一是持续关注现有重点规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做好政府服务,及时纾困解难,保障企业稳产满产,避免规上工业出现异常波动;二是分类实施培育小企业规模化成长,激活小规模企业潜力。如筛选一批现有小规模工业企业,实施分类定向培育,通过争取给与设备购置补贴、研发升级成本减免税收等政策,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行业竞争优势,迅速推动一批小企业规模化成长,及时补充规上工业发展动力。
(三)贸易需突破刺激依赖,强化长效内生动力
一是完善市场环境,激发消费潜力。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和体系的建设,改善消费体验,释放消费需求。如,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家电下乡、电商进村、超市进村,提升农牧地区群众以及老年人群的消费便携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二是稳抓培育升规,增强行业韧性。在服务模式上改进。向先进地区学习,提升政府服务质效,对企业努力做到“三到”服务:“不叫不到、有事必到、说到做到”,有效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信心注入强心剂;在服务内容上下功夫。建立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针对有潜力、有特色的典型企业(或个体),政府从人才需求、创新产品、品牌打造、资金支持等方面,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为企业出谋划策、带企业破解难题,快速培育一批企业(或个体)做大做强,升规入统,稳步推进全旗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