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旗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扎实有效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进一步在扬优势、补短板、提信心、抓重点上下功夫,全旗经济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2024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2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42.8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98.8亿元,增长5.2%。
一、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2024年,全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63.6亿元,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实现41.6亿元,林业产值实现2.5亿元,牧业产值实现18亿元,渔业产值实现0.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实现1.4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54.9万亩,同比增长0.5%;粮食总产量达到63.2万吨,同比增长3.2%;单位面积产量408公斤/亩,同比增长2.7%。
二、工业生产持续发力
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高出全部工业增加值6.9个百分点,高出GDP增速7.5个百分点,高出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6%)3.9个百分点。
从规上工业分门类产值情况看,三大门类一升两降,采矿业高速增长形成工业最强支撑。采矿业产值占总产值的21.8%,同比增长29.3%,拉高总产值5.2个百分点;制造业产值占总产值的75.6%,同比下降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占总产值的2.6%,同比下降0.2%。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
2024年,全旗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77个,较上年增加19个,增长20%,高于全市增速(12.8%)7.2个百分点。
分种类看,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改善,实现较好增长,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占比七成,成为投资主力军。500-5000万元固定资产项目占全旗投资总额的24.3%,增长10.5%,拉动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5000万元以上项目占全旗投资总额的66.9%,增长21.9%,拉动投资增长14.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项目占全旗投资总额的8.8%,增长35.9%,拉动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三次产业一增两降,二产投资引擎作用持续发挥。一产占投资总额的13.5%,下降3.6%,拉低全部投资增长0.6个百分点;二产增长99.4%,占投资总额的43.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5.9百分点;三产下降9.3%,占投资总额的43.2%,拉低全部投资增长5.3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2024年,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9亿元,增长6.0%,高于全市增速(2.5%)3.5个百分点。
市场活力焕发,城乡消费齐增,城镇销售市场略好于乡村。2024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全部社零总额的71.4%,增长6.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部社零总额的28.6%,增长5.2%。
限上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四大行业三增一降。全旗限额以上单位累计实现零售额增长15.2%。其中,批发业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2.9%,增长86%;零售业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55%,增长24.1%;住宿业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3.7%,下降58.2%;餐饮业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12.5%,增长5.2%。
五、财税金融稳健运行
2024年,全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5.5亿元,增长2.6%,低于全市增速(11.6%)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4亿元,增长2.6%。分种类看,税收增速持续回升,非税收入适度增长。税收收入实现3.4亿元,下降2.5%,高于全市增速(-9.0%)6.5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实现2.1亿元,占比37.7%。
金融存贷均衡增长,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市场信心逐步加强。12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5%,较去年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住户贷款增长9.4%;短期贷款下降3.9%;中长期贷款增长23.1%,增速较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0.1%,较去年增速降低3.7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增长10.7%。
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365元,增长6.9%,高于全市增速(6.5%)0.4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07元,增长5.5%,高于全市增速(5.0%)0.5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8元,增长7.2%,高于全市增速(6.8%)0.4个百分点。农村牧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7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较上年缩小0.0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七、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第三产业行业多、占比大,但投资成效欠佳
2024年我旗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稳定增长,增长20%。但分产业看,第三产业投资趋势不稳、全年下滑月份较多、部分重要行业投资长期处于负增长,产业投资均衡有待进一步优化。2024年我旗第三产业投资下降9.3%,全年有7个月处于负增长。其中,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下降28.7%,全年有8个月处于负增长;交通运输仓储业投资下降65.6%,全年有9个月处于负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100%,全年各月均处于负增长;教育业下降72.7%,全年有10个月处于负增长;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32.1%,全年各月均处于负增长。
(二)制造业基础好、影响大,但作用发挥不足
我旗有较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但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增长未形成任何拉动作用。2024年,采矿业占规上工业产值的21.8%,同比增长29.3%,上拉整体规上工业产值5.2个百分点;反观来看,制造业占规上工业产值的75.6%,下降0.1%,对整体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拉动为0。
(三)消费市场恢复快、增量大,但消费意愿不强
2024年全旗消费持续回暖,社零总额不断扩大,全年实现社零总额53.9亿元,增长6%。但从限上消费情况看,消费拉动主要集中在食品、医疗等生活必需品方面,而其他方面居民消费动力不足、意愿不强,市场恢复相对缓慢。如,2024年限上单位商品零售中食品和药品类零售额占比高达64.2%。但部分家电行业,即使在国家以旧换新、减免促销政策条件的推动下,依然处于负增长状态。
八、相关建议
(一)把握方向、优化布局,推动重要领域稳定发展
2024年我旗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我旗的地位日益重要,三产的发展对市场发育、扩大就业、经济结构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从2024年投资完成情况看,我旗第三产业投资表现的趋势不稳、部分产业投资不均衡说明了我旗在把握投资方向、优化投资布局方面还有待加强。一要明确投资方向,统筹各行业协调发展。要成立精准投资工作组,立足于我旗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根据发展特点和市场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明确投资方向,实施精准投资,扩大有效投资,避免出现投资与市场发展不协调。二要强化政策支持,促进重要领域稳定发展。应加大对三产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支持力度,优化市场环境,明确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引导资本流入三产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如交通运输仓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重要行业领域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服务、创新驱动,完善工业产业发展壮大
制造业是工业发展支柱,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与脊梁。我旗制造业规模大、基础牢,已形成采矿业、有色金属冶炼业产业链条的发展优势。一是加强政府服务,助力企业增订单,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建议成立“政府+企业”模式的市场调研组,在加强对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调研的基础上,加大政府服务力度,积极做“出头露面”的带领者、做好“牵线搭桥”的服务者,主动出击,全面以商招商找订单,帮助企业找市场,用服务、政策激发企业活力,为企业多样化、多量化生产做积极贡献;二是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生产质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对企业科研创新、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度,选取重点企业开展推动试点,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利用政策倾斜、金融支持,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升生产效率,不断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谋划补链强链,合理运用“三精准”政策,推动配套产业发展壮大。围绕我旗现有采矿、选矿、金属冶炼和工业园区加大“精准招商”和“精准投资”,发展产品种类丰富、科技含量更高的制造业,完善我旗金属制造产业链。
(三)政策推动、巩固信心,促进消费市场活力焕发
我旗消费市场基础牢好、韧性强、规模大,在全旗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握市场规律,查找市场信心不足的根源,避免陷入临时刺激消费的不良循环,多措并举、多方发力,扩大市场根本需求,扎实提升消费能力与信心。一是优化就业、提高收入,提升群众消费能力。要深入研究就业保障制度措施,出台促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关注民生困难、完善社保体系,减轻百姓经济负担。养老、医疗、教育、住房是百姓生活压力的主要因素,要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减免不必要的收费和罚款,做好员工、农民工、项目施工人员工资和欠款发放保障,减轻群众负担,提升消费信心;三是了解企业处境、精准施策,促进市场供给良性发展。企业是社会中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劳动收入的主要角色。要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议推行定期的政企交流研讨会,形成长期稳定的“政企对话”机制,深入了解企业的急难愁盼,形成“助企纾困服务清单”,给足给够政府支持,用足用活政策福利,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强化市场主体信心,推动全旗消费市场发展壮大。